问答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6岁,硕士,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毕业后不顾母亲反对,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公司的一个男同事,对她很有好感,开始追求她。一开始求助者觉得这个同时家在农村,还比自己矮了几厘米,不愿意与他谈恋爱。但小伙子很执着,慢慢地感动了求助者。求助者感到男友虽然个子矮,但心地善良,工作上也很能干。今年元旦期间,求助者见到了男友的父母,他们对她很满意。但求助者的父母见到她的男友后非常不满,坚决让求助者与其分手。求助者据理力争,但无法改变父母。这让求助者很着急,也很生气,认为父母嫌贫爱富,为父母的一意孤行感到非常气愤。一晃几个月过去了,男友见婚姻没有希望,打起了退堂鼓。求助者觉得男友有意疏远自己,为此而生气,更为他不理解自己而苦恼。求助者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甚至丢掉面子去求男友,但仍于事无补。现在俩人若即若离,走不到一起又无法彻底分手。几个月来,求助者摆脱不了内心的痛苦。觉得自己没用,内心委屈无助,觉得自己这一生没什么希望了。情绪低落,不想干事。有时借口病假在家休息,不愿与别人交往,各种活动、聚会能推就推。近来睡不好觉,没有胃口,经常觉得胸闷。出虚汗,头晕,心慌,爱发脾气。在父母亲劝说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家庭条件优越,面容姣好。母亲介绍说女儿从小懂事听话,聪明乖巧,但交了男友后性情大变。一意孤行,听不进父母的话,父亲介绍说女儿受了男友的蛊惑,跟父母像仇人。近来明显爱发脾气,经常无端生事。同时反映求助者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但受恋爱问题影响,现在工作上丢三落四,经常出错。
如何理解和执行价值中立原则
【参考答案】
价值中立原则在本案例中的具体理解与实践是:咨询师接纳求助者的行为、心理特点及负性情绪等(3分),不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求助......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