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道德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当时指的是习俗风尚,“道德”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法则,“德”指道德、美德、品德。在我国首先把“道德”两字连用成一词的是战国时荀况的《劝学》篇。他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法之极。”他认为人们学了“礼”,按”礼”的要求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 这段文字阐述的主旨意思是( )。
A.道德的内涵
B.道德的起源
C.道德的境界
D.道德的范畴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兼并战争日趋剧烈,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游侠在民间悄然兴起,他们蔑视法律,标榜正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轻生死,重承诺,以抑强扶弱为己任,游侠的作为无形中威胁到封建法制,因此遭到了儒、墨、法等学派的敌视和攻击。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很少记载游侠的事迹,尽管如此,游侠故事在民间仍然广泛流传。 游侠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上下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B.封建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游侠行为威胁封建法制
D.反对儒、墨、法等学派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下面四句话中,存在歧义的一句是( )。
A.在公共汽车上售票
B.在公共汽车上作案
C.在公共汽车上看书
D.在公共汽车上写字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从1980年到2000年,我国城镇恩格尔...
2003年销往A类和B类企业的锰钢占当年全...
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
2008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大约占国...
1980年我国乡村消费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