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占地8000m2,总建筑面积12000m2,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施工中主要用水量分别是:混凝土和砂浆搅拌用水、现场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日最大混凝土浇筑量为2000m3。施工中主要用电设施分别是:塔式起重机3台,36×3=108(kW);搅拌机2台,10×2=20(kW);卷扬机2台,7.5×2=15(kW);振捣机3台,3×10=30(kW);打夯机8台,8×3=12(kW);电焊机4台,20×4=80(kW);电锯、电刨等50kW;照明用电50kW[其中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K1取1.05,用水不均衡系数K2取1.5,施工用水定额取250L/班,每天工作2班,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约180人,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取30L/(人·班),现场设生活区,生活区居民人数约300人,施工现场面积小于25ha,管网中水流速度取1.5m/s,电动机的平均系数取0.75]。
[问题]1.计算该施工项目的用水量。
2.计算该施工项目的供水管径。
3.计算该施工项目的用电量。

【参考答案】

1.用水量计算
(1)现场施工用水量:按日用水量最大的浇筑混凝土工程计算q1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单价计价,混凝土分项工程的全费用单价为 446元 m3,直接费为350元 m3,间接费费率为12%,利润率为10%,营业税税率为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教育费附加费率为3%。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无预付款;进度款按月结算;工程量以工程师计量的结果为准;工程保留金按工程进度款的3%逐月扣留;监理工程师每月签发进度款的最低限额为25万元。 施工过程中,按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提出了一项工程变更,施工单位认为该变更使混凝土分项工程量大幅减少,要求对合同中的单价作相应调整。建设单位则认为应按原合同单价执行,双方意见产生分歧,要求工程师调整。经调整,各方达成如下共识:若最终减少的该混凝土分项工程量超过原先计划工程量的15%,则该混凝土分项的全部工程量执行新的全费用单价,新全费用单价的间接费和利润调整系数分别为1.1和1.2,其余数据不变。该混凝土分项工程的计划工程量和经工程师计量的变更后实际工程量如表3-1所列。 表3-1 混凝土分项工程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月份1234计划工程量 m3500120013001300实际工程量 m350012000700800 [问题]1.如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未能就工程变更的费用等达成协议,工程师应如何处理该项工程款最终结算时应以什么为依据 2.计算新的全费用单价,将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填入表3-2相应的空格中。 3.每月的工程应付款是多少工程师签发的实际付款金额应是多少 [*]
问答题
在施工公开招标中,有A、B、C、D、E、F、G、H等施工单位报名投标,经资格预审均符合要求,但建设单位以A施工单位是外地企业为由不同意其参加投标。评标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1人、建设单位代表1人、政府提供的专家库中抽取的技术经济专家3人。评标时发现,B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单位报价且未能合理说明理由;D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大写金额小于小写金额;F施工单位投标文件提供的检验标准和方法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H施工单位投标文件中某分项工程的报价有个别漏项;其他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均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建设单位最终确定G施工单位中标,并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该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工程按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后,由于雷电引发了一场火灾。火灾结束后48小时内,G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通报了火灾损失情况:工程本身损失150万元;总价值100万元的待安装设备彻底报废;G施工单位人员烧伤所需医疗费及补偿费预计15万元,租赁的施工设备损坏赔偿10万元;其他单位临时停放在现场的一辆价值25万元的汽车被烧毁。另外,大火扑灭后G施工单位停工5天,造成其他施工机械闲置损失2万元以及必要的管理保卫人员费用支出1万元,并预计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200万元。损失情况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属实。[问题]1.在施工招标资格预审中,建设单位认为A施工单位没有资格参加投标是否正确说明理由。2.指出施工招标评标委员会组成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作法。3.判别B、D、F、H四家施工单位的投标是否为有效标说明理由。4.安装调试阶段发生的这场火灾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指出建设单位和G施工单位应各自承担哪些损失或费用(不考虑保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