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某上市公司现有资金10000万元,其中:普通股股本3500万元,长期借款6000万元,留存收益500万元。长期借款年利率为8%,有关投资服务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该上市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5。目前整个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为8%,无风险报酬率为5%。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公司拟通过再筹资发展甲、乙两个投资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甲项目投资额为1200万元,经测算,甲项目的资本收益率存在-5%、12%和17%三种可能,三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4、0.2和0.4。
(2)乙项目投资额为2000万元,经过逐次测试,得到以下数据:当设定折现率为14%和15%时,乙项目的净现值分别为4.9468万元和-7.4202万元。
(3)乙项目所需资金有A、B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平价发行票面年利率为12%、期限为3年的公司债券,假设债券发行不影响股票资金成本;B方案:增发普通股筹资,预期下期股利为1.05元,普通股当前市价为10元,股东要求每年股利增长2.1%。
(4)假定该公司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可忽略不计,长期借款和公司债券均为年末付息,到期还本。
要求: 根据乙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和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对A、B两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因为A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9%<乙项目内含报酬率14.4%,B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12.6%<乙项目内含报酬率14.4%,所......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某科研单位甲(以下简称“甲单位”)是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规定的职工福利基金提取比例为20%,不存在所得税问题且不存在未弥补经营亏损情形。财政部门在2×15年2月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甲单位2×14年可能存在以下业务问题:(1)甲单位由于承担重大省级课题,2×14年2月份收到省科委拨款80万元(拨入专款)。甲单位3月份购入专用设备40万元,支付课题费、资料费10万元,11月份支付鉴定费20万元。经财政部门同意,将课题经费结余10万元留归本单位使用,甲单位增加事业结余10万元。(2)甲单位未经财政部门及相关机构同意,将160万元的新能源研发项目预算进行调整,将其中56万元用于购置空调、办公家具等非预算支出。(3)2×14年4月2日,甲单位当月的授权支付额度40万元到账,与核定用款计划数相符。甲单位会计处理为:增加银行存款40万元,增加财政补助收入40万元。(4)2×14年5月,因下属乙单位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收不抵支,经甲单位办公会研究决定,将本单位预算资金20万元拨给乙单位,以缓解其资金压力;同时要求乙单位年终时,根据其收支情况,将结余款上缴给甲单位。(5)2×14年12月31日,甲单位一辆价值58万元的汽车到期报废,经部门提出处置申请报经财务处;经甲单位办公会研究决定,予以报废。处置该车辆取得残值收入5万元,存入银行。财务部门据此作出会计处理: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58万元,减少固定资产58万元;同时,增加银行存款5万元,增加其他收入5万元。(6)年终,甲单位尚未使用的年终结余用款计划额度为27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结余16万元,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结余11万元,被予以注销,会计未作处理。(7)年终,乙单位经营情况好转,按甲单位要求上缴经营收益8万元。甲单位会计处理为:增加银行存款8万元,增加经营收入8万元。(8)年终,甲单位报经有关部门批准,融资租入一套不需安装的设备,价值600万元。合同约定:甲单位每年12月31日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100万元,分6年支付,租赁期满后,该设备的产权归属甲单位。12月31日,甲单位收到设备,当日以银行存款支付第一年租金100万元。甲单位确认固定资产600万元,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600万元;同时,确认事业支出100万元,减少银行存款100万元。(9)年度收入情况:财政补助收入500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补助1000万元),事业收入10000万元(其中:专项事业收入2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100万元,其他收入50万元。年度支出情况:事业支出1200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00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支出4000万元);项目支出2000万元(其中:财政项目补助支出800万元、专项事业资金支出500万元)],上缴上级支出5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100万元,其他支出30万元。甲单位财务人员结账前的计算如下:①该事业单位当年财政补助结转=(4000-4000)+(1000-800)=200(万元);②当年事业结余=(2000-500)+(8000+100+100+50)-[(6000+700)+50+100+30]=1500+8250-6880=2870(万元);③年末职工福利基金提取额=事业结余×提取比例=2870×20%=574(万元)。要求: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逐项分析、判断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出理由或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