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920年,一个11岁的孩子和小朋友在院子里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很生气,要他赔12.5美元。当时的美国,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孩子吓得赶紧跑回家,恳求父亲帮帮他。父亲说:“我不会替你还钱的,你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到邻居家道歉,然后自己还钱。”孩子一脸不解:“我赔我哪有那么多钱啊”父亲说:“你必须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必须还给我。”随后,孩子主动到邻居家还了钱,并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活,虽说他才11岁,父亲却对他充满了希望,相信他一定能成功。半年后,孩子挣够了125美元并还给了父亲,这个11岁的孩子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里根。   题目:从小里根的行为中你受到哪些启发请结合给定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合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做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小里根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勇于承担责任,将会赢得他人的尊重,成就灿烂的人生。责任......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1.缺少发文字号。公文标题下应居中编排发文字号。 2.公文的主送机关应为“××省人民政府”,删除“张×省长”。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公文主送机关不能是“××省长”等具体的机关负责人,必须是机关名称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3.正文第三行至第四行中的“‘关于拨款修建××办公大楼的批复’”中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即改为“《关于拨款修建××办公大楼的批复》”。 4.正文第三行“×府〔2011〕×号文”改为“(×府〔2011〕×号)”,并移至“《关于……的批复》”之后。公文中引用已成文发布生效的公文时,一般将它的发文字号放置在公文名称之后,标注在括号之内。 5.正文第五行“恳请省人民政府拨给不足部分”的表述不清晰,应改为“拟申请追加基建经费××万元”。请示的事项要求具体、明确,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文中的“不足部分”表述含糊。 6.正文第五行至第六行“否则将影响办公大楼的竣工及我局工作的开展”表述不妥。请示的语气过于生硬,不符合向上级请示的要求。应改为“为了不影响办公大楼的竣工及我局工作的开展,特请省人民政府核准,并同意该项资金的拨付”。 7.正文结尾“特此报告”表述错误,应改为“当否,请批复”。请示的结尾一般使用“当否,请批复”“请审核批示”“以上事项,妥否,请示”“以上事项,恳求尽快批复为盼”等。“特此报告”是报告结尾处一般使用的专用语。 8.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即“附件:追拨经费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