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过40集电视连续剧《唐明皇》。这是一部展示中国古代历史及大型音乐舞蹈的辉煌巨片。我看后觉得惊奇,为此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唐明皇(唐玄宗)是中国古代一位精通音乐的皇帝。
唐玄宗创作的歌曲舞蹈中,最为著名的是流传至今的《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是一首多段体的唐代大曲,全曲36段。唐代郑蜗在大型诗《津阳门诗》的注释中说,《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对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的《婆罗门曲》进行精心修改并加了散序(大型乐曲的序曲)而命名的。所以在《霓裳羽衣曲》中,既有本国的创作曲调,又有外来音乐的改编曲调。而外来音乐则取自印度的佛曲,用它来表现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霓裳羽衣曲》之所以吸取外来音乐,目的是引起人们新奇的感觉,表现作者所追求的那种变幻莫测的境界,在艺术上是有独创性的。它的艺术表现、意境创造以及对外来音乐的吸收与容纳都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古代音乐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除了《霓裳羽衣曲》外,唐玄宗还创作有《龙池乐》《春光好》《太平乐》《饮酒歌》《凌波曲》《紫云回》等一百多支曲子。当时在唐玄宗的号召下,唐代的音乐创作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繁荣。据不完全记载,唐代大曲就有六十多种,可惜如今已成绝响。
唐玄宗不仅是一位作曲家,同时还是一位器乐演奏家,他最爱吹玉笛。在宫中他亲自训练乐伎并指挥。在三百多乐伎的演奏中,只要有一个乐伎音调有误,他就能立刻发现,并加以纠正。可见他对器乐十分精通。
唐玄宗还十分重视音乐人才的培养,积极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寻欢作乐者比比皆是,可像唐玄宗这样精通音乐的皇帝却屈指可数。他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主要介绍了:()

A.《霓裳羽衣曲》的创作过程
B.唐玄宗在音乐方面取得的成就
C.电视剧《唐明皇》的主要内容
D.唐代音乐创作所取得的繁荣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1)仔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阅读时不能抄写、记录。 (2)请你将这篇文章缩写成一篇短文。 (3)标题自拟。只需复述文章内容,不需加入自己的观点。 (4)字数为400左右。 由于母亲在怀孕的时候用错了药,她天生只有微弱的光感,世界在她的眼中一片模糊。15岁时,她开始在盲人学校学习跳远,20岁进入国家队,22岁获得残奥会冠军,成为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后来,她到一家工厂上班,结婚生子,过着普通女子的平凡生活。 美丽的爱情、甜蜜的新生活曾让她幸福不已,可随着儿子的降临,她平静的生活又变了样。也许是遗传了自己的基因,儿子的眼睛也看不见。夫妻二人辛苦操劳,也曾让那个家充满欢乐。可一家两个盲人,仅靠夫妻两人那点儿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丈夫最终还是支撑不住,与她离婚了。而她的下岗无疑是雪上加霜,将她推到了绝望的边缘。这时政府及时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让她再次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街道居委会的大妈来告诉她,他们家被认定为特困户,可以每月领取300元的生活费。 那天,她牵着儿子的小手挤到前面的主席台上,接过那300元钱,转身面向台下弯腰致意。主席台周围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那是记者们的照相机正对准他们拍个不停。她隐约看到那些闪闪烁烁的灯光,不由得想起十几年前,她也曾听过这熟悉的声音,也曾激动地从别人的手里接过300元钱。不过,那个时候,她还是个年轻的姑娘,站在残奥会的领奖台上,热泪盈眶,耳边是雄壮的国歌,那300元钱是国家给她的奖励。那时候,围绕她的是鲜花和掌声,而现在,围绕她的却是饱含同情的捐献。那一刹那,有泪在她的眼里慢慢流出,她急忙再次拉起儿子的小手,示意他弯腰感谢。11岁的儿子用力挣脱了她的手,她明显感觉到了儿子的不乐意。然后,她听到儿子在她的耳边说了一句:“妈妈,下次我能不能不陪你来这儿我不喜欢。”声音不大,却瞬间击碎了她所有的喜悦。她明白这种方式深深地伤害了儿子,尽管那可以让他奢侈地吃上一顿好吃的饭菜。儿子更需要的是尊严,她也需要。和儿子牵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她郑重地告诉儿子:“从下个月开始,我们再也不来这种地方了。” 当年,她只能凭自己的感觉,一遍又一遍地在训练场上默默抛洒汗水,别人练习几遍就能完成的动作,她要练习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别人休息,她不休息。就是凭着那种毅力,她登上了残奥会的领奖台,夺得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块金牌。 为了儿子,她决定重新开创一番事业。于是,她开始学习按摩,希望开一家自己的按摩院,这对她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克服了种种困难,她终于在2001年取得了盲人按摩从业资格证书,她的按摩院开张了。其间也曾遇到过种种麻烦,比如收到假钱、遭人责难,但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现在,她已开办了第二家按摩院,手下有了自己的按摩师。更让她开心的是,在她的影响下,17岁的儿子也开始在北京的盲人学校学习按摩。在儿子的心中,母亲是个了不起的人,是他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