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后,某综合楼工程项目的施工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进行公开招标,招标工作主要内容确定如下:
(1)成立招标工作小组;
(2)发布招标公告;
(3)编制招标文件;
(4)编制标底;
(5)发放招标文件;
(6)组织现场踏勘和招标答疑;
(7)投标单位资格审查;
(8)接收投标文件;
(9)开标;
(10)确定中标单位;
(11)评标;
(12)签订承发包合同;
(13)发出中标通知书。
现有A、B、C、D四家经资格审查合格的施工企业参加该工程投标,与评标指标有关的数据见表 2-1。
表2-1 各投标单位的报价和工期
经招标工作小组确定的评价指标及评分方法如下。
(1)报价以标底价(3600万元)的±3%以内为有效标,评分方法是:以标底价的-3%为100分,在标底价的-3%的基础上,每上升1%扣5分,上升百分率四舍五入到整数。
(2)定额工期为500天,评分方法是:工期提前10%为100分,在此基础上每拖后5天扣2分。
(3)企业信誉和施工经验均已在资格审查时评定。
企业信誉得分:C单位为100分,A、B、D单位均为95分。施工经验得分:A、B单位为100分, C、D单位为95分。
(4)上述四项评标指标的总权重分别为:投标报价45%,投标工期25%,企业信誉和施工经验为15%。
问题:
1.如果将背景材料中招标工作的顺序作为招标工作先后顺序是否妥当如果不妥,请确定合理的顺序。
2.在表2-2中填制每个投标单位各项指标得分及总得分,其中报价得分要求列出计算式,请根据总得分列出名次并确定中标单位。

【参考答案】

背景材料中所列招标工作先后顺序不妥当。 正确的顺序应为: (1)成立招标工作小组; (2)编制招标文件; (3)编制标底......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某建设单位准备建一座图书馆,建筑面积5000m2预算投资400万元,建设工期为10个月。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包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单位编制了招标文件,并向当地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招标申请书,得到了批准。 建设单位依照有关招标投标程序进行公开招标。 由于该工程在设计上比较复杂,根据当地建设局的建议,对参加投标单位的主体要求是最低不得低于二级资质。 拟参加此次投标的五家单位中A、B、D单位为二级资质,C单位为三级资质,E单位为一级资质,而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建设单位某主要领导的亲戚,建设单位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在资格预审时出现了分歧,正在犹豫不决时,C单位提出准备组成联合体投标,经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的私下活动,建设单位同意让C与A联合承包工程,并明确向A暗示,如果不接受这个投标方案,则该工程的中标将授予B单位。A为了获得该项工程,同意了与C联合承包该工程,并同意将停车楼交给C单位施工。于是A和 C联合投标获得成功。A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A与C也签订了联合承包工程的协议。 问题: 1.简述施工招标的公开招标程序。 2.在上述招标过程中,作为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其行为是否合法原因何在 3.从上述背景材料来看,A和C组成的投标联合体是否有效为什么 4.通常情况下,招标人和投标人串通投标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