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2004年9月22日《成都商报》报道:中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倍受各方面关注。根据建设部最近提供的情况,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现在,要继续严格控制城镇拆迁规模,确保实现今年全国房屋拆迁总量比去年有明显减少的目标,进一步缓解市场供求矛盾,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体系建设,并通过信息披露,引导理性投资和消费。
材料2
2006年5月29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即“国六条”,)规定: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宅前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制度,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进尺正确的舆论导向。
材料3
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意见》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强监管,完善政策,规范行为,优化服务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明确了规范外商投资房地产市场准入、外商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严格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请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多个部委联合发文、相继出台有关政策,运用上述手段进行调控干预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中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分析中央实施相关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3)根据材料,结合实际,你认为中央实施相关政策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针对材料所反映的近两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不成熟、不理智的现象,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制定政策,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辅助以别的......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下列是关于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材料: 材料1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非公平性与非法制化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城市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如何不断“增加容量”与“完善机制”的长期压力。20多年的社会保障主要依据国务院甚至地方政府的《决定》或《条例》,尚没有一部全国性的《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或《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立法滞后不仅使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威性不足,也反映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的“非法制化”色彩,导致很多改革措施难以有效地贯彻实施。 建立完善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近期工作重点要从建立制度框架转移到完善制度本身。 摘自南方网讯2003年12月4日 材料2 今年是我国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最后一年,企业破产、关闭、兼并、重组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力度也随之加大,在这个产业结构处于大调整时期,能不能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国企脱围这项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否顺利进行。同时,这一体系的建立,也是促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将更多的钱用于当期消费。 材料3 近几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初步建立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岗职工增多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积极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狠抓“两个确保”和其他社会保障工作,使全国95%左右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领到了基本生活费,98%左右的离退休人员按照足额领到了养老金。这对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要求各地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城乡人民生活。 请回答: (1)分析材料,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和紧迫性。 (2)分析材料,简述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 (3)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