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被告人张某,男,35岁。1998年11月,被告人写信给一个专业大户:“借3万元钱给我买汽车,3日后下午3时你一人到公园假山处找我,如果不来或带其他人来,小心你的女儿。”3日后,被告人按自己定的时间来到某公园,远远看见假山旁有一个人提着皮包在等人,当他试图接近该人时,发现公园内游人较多,而且假山附近常有人出现,于是,被告人在公园内转了2~3个小时后,终未能接近该人,最终放弃。他走至公园门口处,被公安机关抓获。
问题:
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参考答案】
张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甲、乙、丙、丁四人均是无业青年,自1987年起长期勾结在一起,并在甲的组织、策划和指挥下,至1991年4年间多次进行盗窃犯罪活动,累计金额达50余万元。上述四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集团?
点击查看答案
问答题
《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试分析这两条规定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对赵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张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说明...
该犯罪形态的处断原则是什么?
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