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下面是有关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材料:
材料1 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五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延安。有一回,毛泽东问及他在延安的感想。他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能跳出这一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一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作了这样的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一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材料2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材料3 我国宪法中对法制的规定,始自1982年宪法。1982年宪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材料4 199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建议》中有:“……二、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1、2、3,说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
(3)对照材料3、4,说明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出现的重大变化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1)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跳不出“人亡政息、政怠宦成”的历史周期率,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以“家天下”为基本特征......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道解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材料1 1820年,世界最富有国家和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比是3比1,1913年是11比1,1950年是35比1,1973年是44比1,1992年是72比1,1997年大约是727比1。世界最富有的比尔·盖茨和菲利普·安许茨两个人的资产总额超过世界上20多个最贫穷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预算(1320亿美元)超过了印度尼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福特汽车公司 (1003亿美元)超过土耳其的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经济继续增长,然而一些国家仍然很穷。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总额从1990年的1.5万亿美元增加到1997的2.3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美元计算:瑞士约4万美元,美国约3万美元,巴西约4500美元,埃塞俄比亚约100美元。巴黎银楼餐馆一顿晚饭的费用是平均每人229美元,相当于26个最贫穷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材料2 马来西亚总理在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上指责西方利用人权问题来遏制发展中国家,他说,在殖民地时代,北方在搜刮尽本国的财富之后,又在统治我们,榨取了我们国家的财富。他说:“现在,他们企业利用包括人权、社会条款和环境问题来抑制我们的经济增长。”他说:“尽管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存在着弱点,但西方只允许奉行一种西方模式。它们不承认所谓经济增长火车头的明显失败”。西方“还是实行改革为好,而不要企图顽固地坚持其立场并对别人指手划脚。” 材料3 自从巴黎、伦敦和华盛顿宣布向非洲国家提供有条件的援助即非洲国家要实行民主选举以来,许多非洲国家对民主选举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却根本没有招来援助,也没有出现繁荣和兴旺的局面。看来,为民主所付出的代价已成为贫穷和弱小的非洲国家的又一负担,而这种民主却没有使那些非洲国家的生产有任何增加,也没有使他们得到任何援助,甚至于没有约束国家的开支。而在整个80年代饱尝饥饿滋味的埃塞俄比亚在梅莱斯·泽纳维不热衷于多党制的时代实现了经济增长60%的发展速度。乌干达正在靠自己使经济复苏,穆塞韦尼总统没有实行任何一种民主,肯尼亚总统莫伊在继续走他的老路,但经济发展却取得了最好的成果。此外,加蓬总统邦戈和喀麦隆总统比亚则更明确、更坚决地抵制了这种虚伪民主的引诱,从一开始他们就反对照搬这种同本国和社会文化没有关系的“不切实际的”的民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材料2,分析出现在材料1中的那种国际现象的原因。 (3)根据材料2、3,分析90年代以来四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推行“多党制”、“人权”和“民主”的实质。 选做题Ⅱ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向全球急剧扩张的集中表现,它拉大了南北差距。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中,由于金融危机的接连爆发,致使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受挫,失业率升高,工资水平下降,贫困人口剧增,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冲击。全球化进程中因不能适应这一社会变革而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把参加反全球化运动作为发泄不满的出气口,成为西方反全球化运动的主体力量”。 摘自2004年第5期《新华月报》 请回答: 如何正确认识在全球化浪潮中日益凸显的“反全球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