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如同其他物质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这种发展大体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即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达到了它发展的顶点,此后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20世纪初,基本上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垄断在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材料2
列宁依据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出发,阐明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指出:“(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溶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丈列强已把世界的领土分割完毕。”这五个经济特征归结起来都是垄断。它同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既有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都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都是以追逐剩余价值为生产目的和动机的雇佣劳动制度;但是又和自由竞争时期有着不同的特殊本质,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不再是自由竞争,而是垄断资本的统治。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出现的一系列新现象,都同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分不开。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之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本质特征。
试述资本主义是如何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结合哲学相关原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

(1)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而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则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只有农业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才能顺利实现。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摘自人民网 材料2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的重点抓的工作是: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三、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摘自新华网 材料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全会认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摘自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谈谈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的重要性。 (2)根据材料2、材料3,如何实现农村改革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