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算准风向,放飞了灯笼,后来果然脱了险, 6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如今,放飞孔明灯已经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风俗。每逢喜庆日子或盛大的节日,人们都会点起孔明灯来表达美好的心愿。点灯前人们要在灯上写上自己的愿望,然后才放飞孔明灯, 7
孔明灯有大有小,大的直径有两米多。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很简单:用竹子扎成骨架,外面糊上柔韧的竹麻纸,刷上桐油;灯笼底部的横架上,用铁丝捆扎上沾满豆油的布团。 8 ,先点燃布团,灯笼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一撒手,孔明灯便冉冉飘升。
孔明灯会飞的原因是:燃料燃烧使灯内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 9 ,形成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放飞孔明灯,可以选择晴朗无风的夜晚,一人拿住灯底的左右两侧,另一人用酒精将脱脂棉浸透后点燃,直到双手感到孔明灯有上升的趋势,这时慢慢放开双手,孔明灯便会徐徐升起。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虽然简单, 10 。只是风大时易将灯体吹斜而使灯体烧毁,下雨时易将灯体淋湿而无法放飞,因此最好在无风的时候放飞。此外,升空后随风飘动的孔明灯容易引起火灾,并影响民航安全,最好慎重选择放飞场地。
A.放飞孔明灯的时候
B.却能漂浮到千米左右的高度
C.从而排出孔明灯中原有的空气
D.期望自己和家人的心愿能够实现
E.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参考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