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在VFP系统中,一个学生数据库中包含学生名表(xm)、课程(kc)表和成绩(cj)表。学生名表中含有学号(xh)、姓名(xm)等字段,课程表中含有课程代号(kcdh)、课程名(kcm)和学分(xf)等字段,成绩表中含有学号(xh)、课程代号(kcdh)和成绩(cj)等字段。它们的结构如下:
字段名 类型与长度 标题
xh C(8) 学号
Xm C(20) 姓名
字段名 类型与长度 标题
kcdh C(3) 课程代号
kcm C(25) 课程名
xf N(4,1) 学分
字段名 类型与长度 标题
xh C(8) 学号
kcdh C(3) 课程代号
cj N(3,0) 成绩
按课程代号查询学生成绩的表单如图3所示。表单中组合框控件的Name属性为Combo1,文本框的Name属性为Text1,表格控件的Name属性为Grid1。进入表单时,上述三个数据表已打开。当在课程代号组合框Combo1中选择某一课程代号后,课程名文本框Text1中显示该课程的课程名,在表单的表格控件Grid1内立即显示该课程所有学生的成绩。


请在下列有关属性设置和代码程序的空白处填入正确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①表单中显示课程代号的组合框(Combo1)的数据源设置如下:
RowSource Type属性为:6一字段
RowSource属性为: ()
②根据表单的功能要求,完善以下组合框(Combo1)的Click事件中的代码:
km=ALLT(THIS.Value)
SELECT kc
LOCATE ALL FOR kcdh=km
THISFORM.Text1.Value=()
SELECT cj.xh,xm.xm,cj.cj FROM cj,xm;
WHERE cj.kcdh=km .and. () INTO CURSOR temp
THISFORM.Grid1.RecordSource="temp"
THISFORM.()(Refresh或Update)
回答下列问题:
(31)表格Grid1的RecordSource属性为()。

【参考答案】

kc.kcdh;kc.kcm;xm.xh=cj.xh;Refresh;"temp"
热门 试题

填空题
下面分别是用类程序设计语言和c++语言描述的算法preorder1(由算法revisel调用)和preorder2(由算法revise2调用),其功能是通过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将二叉树中数据域值等于c的结点修改为数据域值d,并累加修改的结点个数s。 二叉树结点如图2所示,其中,数据域data为字符型,llink、rlink分别为指向左、右孩子的指针域。 请选择一种算法描述形式,在算法中的空格处填入正确内容并回答问题(①、②任选一题,只能选做一题)。 ①类程序设计语言描述形式符号&开头的参数为引用参数(即输入输出参数)。bt指向二叉树结点的数据域用bt^.data表示,指向左、右孩子的指针域分别用bt^.llink、bt^.rlink表示。算法中, <- 为赋值号,nil为空指针。 algorithm preorder1(bt,c,d,&s) bt为指向二叉树根结点的指针 c,d为字符型 s为整型 { if bt<>nil then{if bt^.data=c then { (); s<-s+1; } preorderl(bt^.llink,c,d,s); () } } algorithm revisel(bt) bt为指向二叉树根结点的指针 c,d为字符型 is为整型 { write(’c=’);(); write(’d=’);readln(d); (); preorder1(bt,c,d,s); writeln(’s=’,s) } 回答以下问题: (17)preorder1算法中,语句s<-s+1的作用是()。 (18)设先序遍历bt所指向二叉树的结点序列为:ABDFECH;中序遍历bt所指向二叉树的结点序列为:DBFEACH;若c=’D’、d=’G’,则执行上述算法程序后,后序遍历bt所指向二叉树的结点序列的第一个结点是()。 (19)上述算法中,先序遍历过程preorder1是否可以改为后序遍历过程 ()(是或否)。 ②c++语言描述形式符号&开头的参数为引用参数。bt指向二叉树结点的数据域用bt->data表示,指向左、右孩子的指针域分别用bt->llink、bt->rlink表示。 algorithm preorder2(bt,c,d,&s) bt为指向二叉树根结点的指针 c,d为字符型 s为整型 { if(bt){ if(bt->data==c){ (); ++s; } preorder2(bt->llink,c,d,s); (); } } algorithm revise2(bt) bt为指向二叉树根结点的指针 c,d为字符型 s为整型 { cout<< c= ;(); cout<< d= ;cin>>d; (); preorder2(bt,c,d,s); cout<< s= <<s<<’ n’; } 回答以下问题: (24)preorder2算法中,语句++s的作用是() 。 (25)设先序遍历bt所指向二叉树的结点序列为:ABDFECH;中序遍历bt所指向二叉树的结点序列为:DBFEACH;若c=’D’、d=’G’,则执行上述算法程序后,后序遍历bt所指向二叉树的结点序列的第一个结点是()。 (26)上述算法中,先序遍历过程preorder2是否可以改为后序遍历过程 ()(是或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