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下面是有关个人收入分配的材料:
材料1 我们积极倡导弘扬奉献精神,不是要人们抛弃一切个人利益去过“清教徒式”的生活。我党允许并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只有把弘扬奉献精神与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大目标统一起来,才能激发人们辛勤劳动,创造美好未来。弘扬奉献精神,不能与“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对立起来。弘扬奉献精神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贡献到工作当中去由此而获得相应的报酬。如果用奉献精神的价值去否定分配中的物质利益原则,就只能导致继续吃“大锅饭”,最终使奉献变成空洞的说教。
摘自人民网《按劳分配与奉献》2003年7月16日
材料2 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某市有一工程师,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星期天到乡镇企业工作,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企业则给予技术服务费作为酬劳。未曾想,这样的事在当时被认为走违规的,工程师因此受到不公正处理。出现这样令人困惑的事例,原因在于当时对于资本、技术、土地、管理等生产要素能否参与分配,在政策上不清楚,法律上不明确。今天,这样的问题早已不存在了,人们正享受着分配制度改革带来的种种实惠。
摘自人民网《从“按劳分配”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002年12月4日
材料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制度一直在完善之中,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1987年竞的十三大就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1993年党的十四后三中全会的决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十五大报告特别指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总结以往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我们党在分配理论和实际操作原则上的又一新进展,对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摘自周小川《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1、2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2)结合材料3说明党中央确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因。
(3)说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参考答案】

(1)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有其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图瓦卢的一万多国民或许刚刚听完一项有关全球变暖的宣言,这项宣言可能关乎他们的生死存亡。 APEC首脑会议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宣言说,到2030年将亚太地区能源强度在 2005年的基础上至少降低25%。据知,这是APEC首脑会议首.次就全球变暖问题发表宣言。 图瓦卢岛国的居民们不知是否该为此轻轻地舒展一口气。 由于位于南太平洋的图瓦卢群岛面积狭小,地势低洼,有专家半开玩笑说,当全球的人们将家中所有的灯都打开时,所消耗的能源融化的冰雪,就可能使图瓦卢在升高的海平面中遭遇灭顶之灾。 ——中国新闻网2007年9月8日文章《APEC关于气候问题的宣言能拯救图瓦卢吗》 材料2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并逐渐成为有别于传统安全观的政治话题,欧盟近期一再在国际重大场合充当环保急先锋,不遗余力地在联合国、八国峰会等国际场合渲染环境问题的政治色彩,希望以“气候牌”作为自身的“特色外交”,把欧盟商品的高环保标准和“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范本”加以推广,欧盟围绕节能减排妁“气候秀”,不仅是针对减少对外能源依赖,改善自身能源安全交出的答卷,更蕴含着欧盟力图掀起一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的野心。而美国作为尚来签署《京都议定书》的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为摆脱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日益增加的内外压力,也不时:在环保问题上做出“高姿态”,推销自身颇具优势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产品,为政府大力投资的可替代能源研究收回成本。 ——摘自光明日报2007年6月4日《欧美为何争做“气候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2,说明欧美围绕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政策主导权争夺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1、2,说明如何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问题。 选做题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国GDP增长率连续4年超过10%,但快速发展背后也有隐忧。能源资源消耗高,浪费严重,其中单位GDP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全国2000个国有煤矿的煤炭回采率平均只有4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材料2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各方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真正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使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请回答: (1)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辩证关系 (2)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请你谈谈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