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其中A产品技术工艺过程较为简单,生产批量较大;B产品工艺过程较为复杂,生产批量较小。其他有关资料见下表:
项 目
A产品
B产品
产量(件)
20000
5000
直接人工工时
40000
10000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10
10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15
25
制造费用总额 875000
要求:
  (1) 采用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计算A、B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
  (2) 假设经作业分析,该企业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设立了机器调整准备、质量检验、生产订单、材料接收、机器工作等五个作业成本库;各作业成本库的可追溯成本、成本动因、作业量以及作业成本分配率等有关资料见下表:

作业成本库(作业中心)

可追溯成本(元)
成本动因
作业量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机器调整准备
230000
准备次数
2000
3000
5000
质量检验
160000
检验次数
3000
5000
8000
生产订单
81000
订单份数
400
200
600
机器工作
314000
小时数
28000
12000
40000
材料接收
90000
接收次数
600
150
750
合计
875000

采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计算A、B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
(3) 针对两种成本计算制度计算A、B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

【参考答案】

(1) 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下A、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

A产品单位成本=10+15+35......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M公司属于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以下称“M公司”),经省级人民政府推荐,报中国证监会审批,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有关内容如下: (1) M公司拟申请发行11000万元、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按现行银行同期存款利率4.5%执行。该公司经审计的最近三年的有关财务会计数据为: 单位:万元 年度 2003年3月31日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总资产 56300 54500 46400 43400 负债 19000 18000 13000 12500 净利润 800 3100 2500 2300 净资产收益率 2.14% 8.49% 7.49% 7.44% 股东权益 37300 36500 33400 30900 (2) 2003年3月31日负债含2002年6月18日发行的3000万元、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3) 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结束3个月后,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可以按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前60天股票的平均价格为基准,上浮一定幅度作为转股价格,进行转股。 (4) 2002年12月31日的普通股股数为10000万股; (5) 2003年6月3日该公司为了减少注册资本,回购本公司股票600万股(每股回购价格为5元); (6) 2003年10月2日持有该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者按约定的转换价格(每股8元的转换价格)将其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已知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为3060万元,面值为3000万元(每张债券的面值为100元); (7) 2003年4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实现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 (8) 2003年12月31日该公司派发现金股利5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该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该公司是否符合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2) 该公司转股价格是否符合规定 (3) 该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4) 计算2003年该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股利; (5) 假设该公司2003年12月31日的市净率为1.6,公司股票为固定增长股票,股利固定增长率为6%,计算该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6) 假设无风险报酬率为4%,该公司股票的贝他系数为1.2,结合上面(5)计算确定市场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