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关于辩证的否定的材料:
材料1
辩证法就是对非统一性的一贯认识……矛盾是统一性掩盖下的非统一性……否定一个否定,并不导致肯定;这只能证明否定得不够彻底。……这种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不再一致了……相反,它怀疑一切统一性。
摘自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
材料2
辩证法的特征和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单纯的否定,并不是任意的否定,并不足怀疑的否定、动摇、疑惑(当然,辩证法自身包含着否定因素,并且这是它的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这些。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是保持肯定的东西的,即没有动摇、没有任何折衷的否定。
摘自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材料3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①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②比较材料1和2,指出其根本区别,并说明应如何理解”没有动摇、没有任何折衷的否定”的含义。
③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们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参考答案】

①材料1中的观点是一种形而上学否定观。阿多诺把矛盾完全看成是斗争性,否认矛盾是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把辩证法完全看成是对斗......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关于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材料:材料1 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感官永远而且丝毫不能使我们认识自在之物而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 摘自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材料2 当我们认识了现象时,我们因而也同时即认识了本质,因为本质并不存留于现象之后或现象之外,而正是由于把世界降低到仅仅现象的地位,从而表现为本质。 摘自黑格尔《小逻辑》材料3 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 摘自列宁《黑格尔一书摘要》材料4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可能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认识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 摘自毛泽东《矛盾论》 请回答: ①试比较材料1-4的区别与联系。 ②根据材料2和材料3,结合哲学原理简述认识事物本质的条件。 ②材料4最确切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中的什么原理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