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12年12月某市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选聘)县级领导干部,清华大学毕业生,23岁焦某入选。网上公示以后,焦某一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人物。这个从农村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受到广泛质疑,一夜之间焦某被贴上“官二代”“富二代”的标签。当清华大学毕业生正常提拔遭遇“腐败想象”的舆论包围时,当地政府及时公开信息,国内多家媒体通过调查采访,澄清事实真相,阻截各种谣言蔓延,维护了政府选人用人的公信力,从质疑到认同,公众对这一事件态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问题]
结合案例分析,公众应如何对待网络信息。

【参考答案】

由于网络言论的开放,使得人人都可以从一名受众变成消息的传播者,而夹杂在各种消息中的谣言,由于普遍具有刺激感官、夸大其词的......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材料一: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力争高速度》一文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材料二: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一书记载,1958年“大跃进时提出的实现农业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深翻改土,高度密植。” 材料三:《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艰难探索》一文指出:以钢为纲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1957~1960年工业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下降22.8%……到1960年,粮棉的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材料四:2002年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总路线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是什么材料一提出的建设方针与其相比有何不同材料三所述“大跃进”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3)按照材料二提出的主要技术措施能否实现农业增产试从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加以说明。 (4)以下两个问题,任选其一回答。 ①应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②怎样才能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