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人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部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2: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3: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4.事件1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5.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6.分析事件3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参考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小编努力补充中……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包AB路段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该路段全长 105km,设计速度100km h,有8个互通式立交,采用封闭式收费,使用非接触式IC卡,全线设 8个匝道收费站,收费站监控室有人值守进行收费管理,设一个监控、收费及通信分中心,并且在监控中心值班大厅进行收费和监控的集中监视和控制。收费站(包括车道计算机等)、收费分中心、监控分中心计算机系统都是独立的局域网,并相互连接组成广域网。该工程在实施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积极组织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交通工程的特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重点考虑土建、管道、房建施工进度安排,以及施工顺序及工艺的内容。事件2:为了争取施工时间,当监控分中心的大屏幕投影机到货后,施工人员马上在现场开箱,并对其规格、数量进行了检查,随即进行了安装。事件3:在施工中,业主要求承包商完成一个合同中没有的基础施工项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拟就此协商计价。事件4:在监控、收费、通信系统的安装和单体测试完成后,随即准备进行系统调试和交工。问题1.针对交通工程的特点,补充事件1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还应重点考虑的内容。2.指出事件2在设备检查方式和检查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设备安装完毕后,还应重点检查哪两项内容才能进行通电试验与测试 3.事件3中的基础施工项目是否可以采用计日工计价请说明理由。并列出在施工合同中的三个计日工表名称。4.将本项目的收费系统分成三个测试用的子系统。(注:前两年都考过类似问题)5.集成后的收费系统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系统调(测)试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 +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集料;(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问题1.确定上述变更属于哪类变更,列出工程变更从提出到确认的几个步骤。2.上述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请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对预拱度设置有何作用3.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4.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请说明理由。5.除背景资料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