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据联合国维和部门统计, 自1948年6月联合国建立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以来的50多年中,联合国已先后在各冲突地区进行了54项维和行动,维和开支超过190亿美元,参与维和行动的军事、警察和文职人员共计80多万人,在维和行动中殉职者达1500多人。
                          ——摘自《公安报》
材料2
联合国安理会17日一致通过第1410号决议,决定设立东帝汶援助团,任期为12个月。决议说,独立后的东帝汶仍面临安全与稳定方面的挑战,国际社会应继续加强对东帝汶的援助,以协助新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行政及安全保卫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能力。决议决定自5月20日起设立联合国东帝汶援助团,由1250名民事警察和包括120名军事观察员在内的5000名武装人员组成。该团由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领导,特别代表办公室下设负责性别问题和艾滋病问题的协调中心,以及一个由100人组成的文职办公室。决议规定,援助团在东帝汶独立之初的任务是负责该国的公安执法,协助维持内外安全,并帮助该国设立警察机构。在联合国主持下,东帝汶1999年8月以全民公决的方式确定独立,并于今年4月14日举行了首次总统选举。古斯芒在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联大主席韩升洙和至少84个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将参加将于20日举行的东帝汶独立庆典。
                            ——摘自新华网
材料3
当地时间20日凌晨5时30分刚过(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了巨大爆炸声。荚国对伊最后通牒时限刚过90分钟,美军即开始对这座“和平之城”进行空袭。美国总统布什在空袭开始40多分钟后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对伊拉克军事打击已经开始。……尽管美国已认定和平努力失败,联合国安理会19日仍按计划举行了伊拉克问题高级别公开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上说:“今天是联合国悲伤的日子。我知道全球有无数人与我一样感到失望和震惊。”
                          ——摘自新华社电讯
材料4
为了使伊拉克问题新议案能够获得安理会的通过,美英西等国5月14日暗示说,联合国将能够在伊拉克新政府的建立方面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据报道,美英西三国5月9日向安理会提交了伊拉克问题新议案,要求取消对伊拉克除武器禁运之外的所有制裁,在4个月内逐步终止“石油换食品”计划,确认美英联军在伊战后重建中的主导作用。在经过闭门磋商后,安理会内部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内格罗蓬特5月14日表示,联合国将在推动伊拉克战后重建这一政治进程中发挥作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定的特别协调员“可能会发挥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自中国日报网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说明联合国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3,如何理解伊拉克战争中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从说“今天是联合国悲伤的日子”到强调联合国“可能会发挥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进一步增强联合国的作用。
选做题Ⅱ
以下是关于我国宪法修改的一组材料:
材料1
妥善处理宪法的稳定和与时俱进的关系,是修改宪法必须准确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现行宪法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直在探索如何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这个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在探索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共和国在3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产生过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
材料2
1982年12月4日,顺应时代的发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四部宪法。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应运而生的现行宪法,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指明了国家的根本道路和发展方向。2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部合乎国情、有中国特色、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好宪法。
材料3
20多年来,依照法定程序,现行宪法曾先后经历了3次修改: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了修改: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整表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个宪法修正案,共17条,不断完善了现行宪法。这几次修宪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只对不修改就会妨碍改革发展的条款进行修改,可改可不改的不改,可以采取宪法解释的办法予以明确的不改。这些修改,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又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的深化。
材料4
2004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最新的宪法修正案。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写入宪法,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明确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用“财产权”代替“所有权”,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物权、债权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财产权,提供了宪法保障;同时,完善了对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以利于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的关系。
请回答:
(1)我国宪法不断修订的过程包含了哪些哲学原理
(2)材料2指出,1982年宪法“是一部合乎国情、有中国特色、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好宪法”,为什么此后宪法还要多次修改
(3)分析材料4中我国宪法确立对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选做题I
(1)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有关地租的一组材料 材料1 假定优等地和劣等地上的投资和收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土地种类 投资总额 平均利润率 产量 优等地 500 20% 100 劣等地 500 50 材料2 假定一国工业和农业的投资和收益情况如下 生产部门 资本及其构成 剩余价值率 产量 工业 600c+400v 100% 100 农业 400c+600v 50 材料3 一种是土地经营(资本主义的)的垄断,这种垄断是由于土地的有限而产生的,因此是任何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这种垄断的结果使粮食价格取决于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对优等地的投资,或者说,生产较高的投资所带来的额外剩余利润,则构成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的形成和土地私有权毫无关系,土地私有权只是使土地占有者有可能从农场主中取得这种收入。 ——摘自《列宁全集》第5卷第103页 材料4 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如果对地租有正确的理解, 自然首先会认识到,地租不是来自土地,而是来自农产品,也就是来自劳动。……来自投入土地的劳动,而不是来自土地本身。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6 材料5 十分简单:一定的人们对土地、矿山、水域等的私有权,使他们能够攫取、拦截和扣留在这个特殊生产领域即这个特殊投资领域的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超过利润(平均利润,由一般利润率决定的利润)的余额,并且阻碍这个余额进行形成一般利润率的总过程。……如果由于土地私有权对在未耕地上进行不付地租的投资造成限制,以致谷物不仅高于它的生产价格出售,而且还要高于它的价值出售,那么,地租就会产生垄断价格。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计算材料1中优等地所能产生的级差地租。 (2)计算材料2中农业部门所能提供的绝对地租量。 (3)如何理解材料3中列宁所说的“这种垄断”使农产品价格“取决于劣等地的生产条件” (4)结合材料3、4、5说明地租的形成条件、形成原因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