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与平均利润率相关的一组材料:材料1
假定某国有且只有三个生产部门,2004年各部门平均的资本构成、剩余价值生产和盈利状况见下表:


材料2
该国甲部门中M企业的资本构成状况为7c+2V,利润率为50%;而同一部门中的N企业,资本构成状况为7c+4v,利润率仅为30%。
请回答:
(1)计算该国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每一部门榨取的剩余价值和最终获取利润的差额。
(2)如何解释各部门之间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的差别。
(3)如何解释甲部门中M、N两个企业的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差别。
(4)联系价值规律的作用说明平均利润率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依据题意:
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全社会预付资本总额=120/300=......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有关认识和实践关系的一组材料: 材料1 观念有三类:天赋的,外来的、虚构的。这是按照不同来源而做出的区分,虚构的观念是思想自己制造出来的,天赋的和外来的观念都是由思想以外的原因所造成的。 因此上述观念可合并为两种:思想自己制造出来的和由外部原因造成的。思想自己制造出来的观念不是真实的,而在外部原因所造成的观念中,有一些是真实的,有一些不是真实的。前者指上帝造成的观念,后者指可感事物造成的观念。 摘自《西方哲学简史》 材料2 心灵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感觉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心灵不但消极的接受外物的刺激,它本身就是内部感官,有对刺激进行反作用的主动性。心灵通过感觉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从而得到新观念;它还会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得到另外一些观念,这些观念多与感情有关。感觉和反省不是相互独立的活动,它们可以共同起作用,因此,有些观念同时有两个来源。 摘自《西方哲学简史》 材料3 “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是单独的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 摘自《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3卷 材料4 恩格斯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征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近代工业不仅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制造成为可能”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请回答问题: (1)材料1认为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如何理解“有些观念同时有两个来源”材料1和材料 2所反映观点有什么区别 (2)如何理解“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是单独的自然界本身”说明材料3在认识论上的基本观点。 (3)根据材料3和材料4说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