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11年第36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里,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2 最近,有一本名为《苦难辉煌》的党史专著,颇受广大读者欢迎。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一再追问: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几十个人,仅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就打败了强大的对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历史给国民党很多机会,却只给共产党很少机会,但是共产党抓住了这仅有的机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又是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7000多万人的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南昌起义后剩下不到800人到今天的威武雄狮,党和军队为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哪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来自哪里 作者回答:我们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 摘编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怎样成为“力量”的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2015年第36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腮的西洋人来.原来这位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 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敝庙来.有什么见教呢 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着的中国,我的主义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孔子说:难得你今天亲自到了我这里来,太匆促了,不好请你演讲,至少请你作一番谈话罢。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旧文章给你听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一致的吗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值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值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 孔子说: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孔子的话还没有十分钟落脚,马克思早反对起来了:不对,不对!你和我的见解终竟是两样,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你要晓得,寡了便不均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我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值却不惟不敢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所以我们一方面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而同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值社会的产业。 孔子说: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 马克思到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摘编自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