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应埃及总理纳齐夫邀请,温家宝于2009年11月6日至7日对埃及进行正式访问。8日,温家宝出席在埃及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就外国记者的提问,温家宝回答道,中国到非洲是掠夺资源、搞所谓的“新殖民主义”,这种论调由来已久,其实不值得一驳。“如果熟悉历史就会知道,中国同非洲的关系不是从现在开始,而是从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开始了。”温家宝说,那时,我们帮非洲建了坦赞铁路、派了大批医疗队员,我们没从非洲要过一滴油、一吨矿石。再从现状看,中国援助非洲,给非洲带来什么变化
温家宝随后列举道,2006年以来,中国实施了对非援助的八项举措。中非贸易已从五百亿美元增至一千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范围内投资普遍下滑,但今年中国对非投资仍在增加。中国帮助非洲建设了那么多学校、医院和疟疾防治中心,受益者多达上亿人……“中国从来坚持对非援助的原则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因为我们认为,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最终要靠这个国家的人民。”两天前在飞往埃及途中,温家宝曾谈到中非能源合作。他说,中非合作是全方位的,能源合作是其中一个领域。但中国绝不是仅仅为了能源来到非洲的。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时,没想要来非洲开采石油。事实是,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不是最多的,中国在非洲的油气投资不是最多的,即使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在非洲的经营额也远远不是最多的。温家宝反问道:为什么只对中国加以指责这究竞是非洲人的意见,还是西方人的意见他用一句诗来结束答问,故交如真金,百炼不回色。
                 ——摘自中国新闻网2009年11月9日
材料2
东西南北问题是当今世界两大基本问题,体现了世界的两大主题。20世纪90年代后,东西矛盾大大缓和,南北矛盾越来越超越东西矛盾,上升为全球主要矛盾。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曾对全球问题进行过高度概括:“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现在看来,东西问题,即事关世界和平的政治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推动越来越朝着经济解决的方向发展,而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却越来越增添了很多非经济的色彩,似乎政治化的倾向日渐浓厚。南北矛盾已经越出一般的经济问题,在人权、环保、反恐、文化等诸多方面呈现出很多新的表现形态,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
                       ——摘自中国新浪网2010年6月20日
材料3
联合国2008年度“南南合作日”系列活动于2008年12月16—19日在联合国总部召开。来自发展中国家、七十七国集团、JECA、OCED等国际组织的100多人出席会议。与以往相比,此次活动有几个不同特点:
(1)活动着重强调了南南合作的解决办法。与以往挖问题,找毛病,批评南南合作不同,活动试图展示南南合作成绩,鼓励各国就有关成功作法进行交流等,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南南合作参与者的信心。
(2)联合国系统内对本次会议较为重视,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大主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干事、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委员会主席等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潘基文也为本次活动专门致信,表达了其对南南合作的肯定和期待。大家一致认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形式下,南方发展中国家更应加强友爱团结,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3)七十七国集团高调出席会议,并积极发言。七十七国集团强调,南南合作只是南方发展中国家表达友爱的一种方式,与南北合作有着本质的不同,南南合作是南北合作的有益补充,但不能代替南北合作。七十七国集团还强调,要求发达国家继续承担其应当承担的责任,继续增加官方发展援助,支持南南合作等。这与与会的OECD代表一些观点截然不同,代表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立场。
(4)拉美国家参加人员较多。本次会议较以往较为突出的是,拉美国家参会人员较多,并就如何加强南南合作有效性等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
(5)会议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以BBC为代表的部分舆论,还向中国、印度等发难,代表了国际社会部分不和谐的声音。
总之,南南合作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加上联合国系统内对本次会议较为重视,活动举办较为顺利。但由于南南合作长期以来,缺乏资金和有效宣传,本次活动依然未能有效动员各国参加。部分分会参会人数较少,参会人员级别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议效果,应该说是一个缺憾。
                  ——摘自中国南南合作网,2008年12月29日
材料4
“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善用政策的重要性。很多自贸区优惠政策都等着我们去充分挖掘和利用,这样必然能形成一个双赢的结果。”菲律宾贸工部国际展览中心执行总裁隆德丝·麦迪琳说。
7月13日,东盟秘书处及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经贸主管部门的官员齐聚南宁,参加为期20天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研修班。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都将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研修班为解决这些困难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将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说。
曾有人认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像欧盟这样“强强联合”的“北北合作”和北关自由贸易区这样“强弱互补”的“南北合作”,都有出现的理由。但几乎等同于“弱弱联手”的“南南合作”,鲜见成功。专家指出,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经济都处在快速发展中,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有望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树立“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摘自新浪新闻中心,《“南南合作”新典范:中国东盟自贸区催生新商机》2010年7月26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3分析南南合作呈现出什么新的特点。

【参考答案】

南南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地区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如东南亚国家联盟从6国扩大到10国,并加强了经济、政治、安......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材料1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农业方面逐步促进农业的合作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说,要逐步地把劳动农民组织起来,在土地和主要生产工具公有制的基础上,使用新农具和新技术实行大规模生产,并根据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分配。这是使……全体农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引自1953.11.16《人民日报》社论《领导农民走大家富裕的道路》 材料3 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二步,将国家资本主义改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企业。……但是公私合营企业今天仍然很少……因此,今后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公私合营,增加公私合营企业的数量,另一方面又必须采取稳步前进的方针,防止各种偏差。 ——摘自《人民日报》社论 《把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业有步骤地改变为公私合营工业》(1954.9.6)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在政策上同中国共产党以往实行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不同? (2)联系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它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