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太祖:“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宋太祖:“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材料二:
宋太祖……撤罢藩镇,先创种种法制以减削其权势,继则免资格深者,授以虚官,而用他官权知节镇所在州府。
削夺藩镇之权,其术不止一端,惟最要者则为添置通判与罢领支郡二事。……支郡者,非节度使所直接治理之州也。

——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

材料三:
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凡边防、军旅之常务,与三省分班禀奏;事干国体,则宰相、执政官合奏。
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日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宋史·职官志二》

材料四:
汉唐之时部刺史之职,于今为甚简,而事无有不举者。今之监司,有漕有宪,常平茶盐则有提举,坑冶铸钱则有提点,其职甚备,而治不加于昔,何也监司之职愈多,而州县之扰愈甚,于治无益也。

——南宋王十朋《上殿札子》

材料五:
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至今州郡往往与通判不和。
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日:“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回答问题:

刺史和通判两个职位,始于哪个朝代主要职责是什么?

【参考答案】

汉武帝时期,六条问事是一种监察官员监督时的依据准则,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州)派......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