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作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不能说是个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有这四种萌芽,懂得并把它们扩充起来,便足以安定天下;假如不扩充,便连赡养父母都不行。 材料2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而好利,顺其发展,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憎恶,顺其发展,残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顺其发展,礼义、礼法亡。如果放纵人的本性,顺其人的情欲,就必然产生争夺、破坏礼义、天下大乱。因此,圣人就用法规礼义教化引导人的本性,这样,才会出现辞让、符合礼义的行为,使天下得以治理。 材料3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请回答: (1)比较材料l、2、3,分别指出其不同观点。 (2)材料l、2的合理的积极因素。 (3)材料l、2的共同缺陷。

【参考答案】

(1)材料1表明,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材料2表明,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材料3表明,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社......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下面是有关文化建设的材料:材料1毛泽东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在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统治或半统治中国的东西。……在中国,又有半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经济的东西。……这类反动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是应该被打倒的东西。……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2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摘自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材料3毛泽东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摘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材料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请回答(1)根据材料l,分析文化和政治、经济之问的关系。(2)结合材料1、2,简述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问的联系。(3)结合材料3、4,简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人类历史上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4)结合材料4,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