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以下是在一场关于“安乐死是否应合法化”的辩论中正反方辩手的发言:
正方:反方辩友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根据主要是在什么条件下方可实施安乐死的标准不易掌握,这可能会给医疗事故甚至谋杀造成机会,使一些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失去最后的机会。诚然,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但是我们怎么能设想干任何事都排除所有风险呢?让我提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把法定的汽车时速限制为不超过自行车,这样汽车交通死亡事故发生率不是几乎可以下降到零吗?
反方:对方辩友把安乐死和交通死亡事故做以上的类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可能有人会做这样的交通立法。设想一下,如果汽车行驶得和自行车一样慢,那还要汽车干什么?对方辩友,你愿意我们的社会再回到没有汽车的时代吗? 某市有关部门策划了一项“全市理想生活小区排列名次”的评选活动。方法是,选择十项指标,内容涉及小区硬件设施(住房质量、配套设施等)、环境卫生、绿化程度、治安状况、交通方便程度等。每项指标按实际质量或数量的高低,评以从1~10分之间某一分值,然后求得这10个分值的平均数,并根据其高低排出名次。 以下各项都是上述策划具有可行性所必须假设的,除了:

A.若把指标内容做相应修改,则这种评选方法具有一般性,例如,可用于评“全市重点中学排列名次”。
B.各项指标的测定,是可以较为准确地量化的。
C.各项指标的测定数据所反映的状况,具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D.评选活动的实施者具有公平的精神和准确操作的能力。
E.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基本是均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