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1
冰冷的江水中,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搭成“人梯”,将两名落水少年拉向生的此岸,3名大学生却终被无情的江水卷走……2009年10月24日,在湖北省荆州市的长江边,上演了如此感人、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幕。10月26日,荆州市授予在长江荆州宝塔河段救起两名落水少年的17名大学生和市民“舍己为人见义勇为英雄群体”。这17人当中包括14名长江大学的学生和3名沙市冬泳队的老人。2009年11月12日上午,10月24日长江救人英雄集体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湖北荆州市委礼堂举办,来自荆州市的机关干部、在校大学生、武警官兵、医护人员、普通市民等四百多名代表,聆听了英雄事迹报告。
材料2
10月24日,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为救两名落水少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令人心寒的是,在打捞英雄遗体时,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11月7日,荆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打捞3名大学生英雄遗体全过程。结果显示,10月24日在打捞3名大学生英雄遗体过程中,现场收取3.6万元费用的打捞公司业务负责人陈波,因额外向学校索要烟和矿泉水“构成了敲诈勒索”,公安机关已依法将其拘留15天,罚款1000元。
请回答: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答案】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时代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选做题Ⅱ: 材料 1 大家一致同意,萨达姆是个血腥的独裁者和罪孽深重之人。但是,很少有人希望美国公开打击这个人,以此来证明谁是世界的主人。任何人都不希望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领袖。与 1991年不同,目前的形势变了。当时,美国确定得到了世界上各种主要力量,包括苏联在内的支持。1990-1991年期间多极世界逐渐由单极世界所代替,美国成了唯一的一极。在许多事情上都表现出了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的角色,它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国家。 ——摘自(1998年2月26日)俄罗斯《消息报》的文章《伊拉克在全世界加强了反荚行动》 材料 2 冷战时代的两极世界已经让位于目前正在形成的一种多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美国是一支主要力量,但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的作用日益扩大。 ——摘自英国(1997年12月8日)《金融时报》的文章《北京的作用日益扩大》 材料 3 俄罗斯阻止美国对伊拉克动用武力的外交努力获得成功后,俄罗斯的专家们对此评价说:“俄罗斯外交已探索出自己的道路。”也就是说,从俄罗斯前外长科济列夫以欧荚为主的外交到普里马科夫外长重视国家利益的全方位外交的转变,终于有了成果。莫斯科的学者甚至说:“我们已看到了美国一极统治终结的开始。” 俄罗斯主张推进世界多极化。所谓“多极”是指美国和欧洲、日本、中国,还有俄罗斯自己。当然,俄罗斯也意识到它只不过是富有战略核武器和天然资源的那一“极”,如果没有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贷款,它的经济就不能进入正轨。 ——摘自日本(1998年2月28日)《朝日新闻》的文章《述评:俄罗斯力图建立多极化世界秩序》 材料4 由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调停成功,美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美国被迫接受了并不如意的国际社会现实。今后,美国打算凭借武力继续对伊拉克进行遏制,然而,军事行动的效果却是个未知数。在军事和经济上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为了在冷战后的地区安全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不得不采取新的外交战略。 克林顿总统在对伊拉克的问题上曾感到迷茫。当然,美 国政府也有人对空中打击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美国并没有完全掌握有关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储藏地点的情报,与此同时,国防部长科恩也曾表示:“不可对空中打击寄予太大希望。”美国口口声声要对伊拉克动武,但在行动上却无法自信地作出决断,这充分暴露出美国“一极统治”的脆弱性。 在当今世界,美国的发言权还没有强大到“一呼百应”的地步,美国的呼声并不能简单地代表国际社会的共识。在这场危机中,俄罗斯和中国始终反对对伊拉克动武。曾在海湾战争中协助过美国的阿拉伯国家,也采取了消极的态度。 今后,伊拉克推翻现有协议的可能性并未排除。安南秘书长除了协议文件以外,并不具备其他具有强制力的手段。作为国际机构的负责人,安南所能做的一切是有限的。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断定安南是胜者。 ——摘自(1998年2月25日)《日本经济新闻》的文章《伊拉克危机暴露出美国“一极统治”的脆弱性》 请回答 (1)材料1中说“与1991年不同,目前的形势变了。”结合材料1~4,说明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1~4,说明美国为什么“被迫接受了并不如意的国际社会现实”。 (3)结合材料1~4,说明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