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面三个小题。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即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 ][ ]偶有几个不肯退转,[ ][ ]受害的,公论家[ ]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这两段文字由《韩非子》中的话引出议题,即由赛马想到了中国人的处世态度是( )

A.不为戎首
B.不耻最后
C.人性恬淡
D.使阴谋和手段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面五个小题。据2003年2月3日某报载: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增长速度较快,相比之下债券市场却遭到了冷遇。中国的企业债券市场从20世80年代中期兴起,从发行市场看,自1987年至1998年的12年间,企业债券累计发行约1360 亿元,与1997年全年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大体相当。1997年当年发行的企业债券为股票筹资额的22.6%,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这个规模显然偏小。从二级市场情况看,债市与股市的差距就更为明显。1995年底,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债券达到20家,以后就再也没超过这一数字。由于交易品种稀少,交易量也微乎其微。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141~145题。据2003年2月3日某报载: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增长速度较快,相比之下债券市场却遭到了冷遇。中国的企业债券市场从20世80年代中期兴起,从发行市场看,自1987年至1998年的12年间,企业债券累计发行约1360 亿元,与1997年全年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大体相当。1997年当年发行的企业债券为股票筹资额的22.6%,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这个规模显然偏小。从二级市场情况看,债市与股市的差距就更为明显。1995年底,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债券达到20家,以后就再也没超过这一数字。由于交易品种稀少,交易量也微乎其微。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自1987年至1998年的12年间,企业债券累计发行约( )
A.1360万元
B.1360亿元
C.1300亿元
D.1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