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资料: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走下轮船,踏上祖国的土地。为了这一步,钱学森等待了5年,我国付出了巨大努力。
作为一流的火箭专家,钱学森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在美国人眼里,钱学森是“稀世之才”。曾经的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更是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定回到祖国。然而,他为此遭遇了巨大的阻力。美国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1955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收到一封写在烟纸上的信,这是钱学森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
周恩来总理亲自作出部署,经过种种努力,钱学森携带妻子和儿女,终于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这是人才战争中,中国至为重要的一场胜利。
从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由于钱学森的回国,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上述资料中讲述了钱学森曲折回国的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抢占人才发展的制高点赢得未来
这是一场从未停止过的不见硝烟的战争。钱学森艰难回国的故事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所有的战争都没有人才战争更为根本与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有了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北宋思想家胡瑗就人才之于治国安邦的关键作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近千年的岁月流转中,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反复得到印证:重视培养人才、善于引进留住人才、能够高效运用人才的国家在科技和经济方面都能领先于世界,反之则会出现衰退...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