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二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利用《左传》中提出的民为“神之主”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指出君主是“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的大害。 黄宗羲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从材料二来看,他分别继承与发展了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继承:民贵君轻思想。
发展: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据材料一,指出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认识论?
点击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下面三幅图片能够反映的主题是()。
下图为考古发现的两幅北朝壁画和砖画内容。...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
唐朝中后期,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
《新唐书·食货志》称:“盖口分、世业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