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深得人类信赖和喜爱。把人的权利放在犬的议题中,你有爱犬、养犬的自由,别人也有不受犬类困扰的权利。当你的自由侵害社会公共资源或他人权益时,就要注意权利的边界,否则就会受到法规的惩戒。1997年,广州就开始实施《广州养犬管理规定》,对养犬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譬如,划定了广州养犬的主要限养区,在限养区里养犬必须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并对犬只进行免疫注射后才能饲养。自2009年以来,全*市共行政处罚违规养犬行为238起,警告教育5万余人次,没收危险犬和其他犬只1665只。
应该说,经过20年的规范,多数养犬人都已养成依规养犬、文明养犬的习惯,但也有个别养犬人并没有那么自觉。据市民投诉的大数据显示,“遛犬不及时清理犬只粪便”“不牵犬绳”“犬扰民”是排名前三的不文明养犬行为。其中扰民者,以“不牵犬绳”为甚。市民对死亡率接近100%的狂犬病闻之色变,而一些遛狗者却处之泰然,并不顾及他人感受。当你出于好心提醒遛犬不拴绳的人,他会很淡定地告诉你“我家狗不咬人”。如果说“不及时清理犬只粪便”只是文明问题,事关城市环境,而“遛犬不牵绳”直接对他人安全构成威胁,就不仅仅是不文明了。
其实,许多国家对城市养犬行为都进行非常严格的管理。如美国《恶犬法案》规定,狗主人必须在庭院明显处竖立标牌,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在公共场所,主人必须每时每刻都要为狗系上约束皮带和戴防止咬人的嘴套,而且任何时候都不能散养。新加坡规定,A类犬(大型犬)的豢养者必须投保10万新元的第三方责任险,还必须提供5000新元的保证金;一旦出现犬只没有系皮带或戴嘴套出现在公共场合,保证金就会被没收。
相比较而言,“条例”规定强制免疫和养犬登记制度,要求养犬人在严格管理区内携带犬只进行户外活动时,遵守“用犬绳牵领犬只”“为犬只佩戴犬牌”“即时清理犬只的粪便”等一些规定,也就是一些基本规范,不算特别苛刻,遵守起来不是很难。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养犬人,应该严格遵守才是。说到底,遵守地方法规和道德行为规范是一个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过程,在一个权利意识高涨的时代,万一所养的犬只伤害了他人,将会给他人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
阅读给定资料,对于不文明养犬谈谈你的解决办法。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完整。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犬者的文明意识。
二是完善制度,加强惩处。对违反法规的养犬行为进行惩戒,将提升文明养犬水......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为此,相关制度正在逐步调整、健全和完善,改革正在稳步提速。在就医方面,群众持社保卡可享受挂号、诊疗、取药、结算全流程“一卡通行”的便捷服务。针对公众多年反映的一卡通异地就医报销难问题,如今也有好消息传来,截至7月27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下一步,人社部将确保9月底全国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医保全国“漫游”的推进和实现,将极大地减轻患者垫付资金的压力以及奔波之苦。“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句流传多年的民间谚语反映了人们对大病看不起和高价药用不起的担忧。如今36种药品经谈判正式纳入国家药品目录乙类范围。这些药品多为高价刚需药,谈判后的医保支付标准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70%。这意味着,从前一些完全需患者自付的高价药,如今只需患者负担一少部分。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此前,为保障医保基金安全、适应群众就医需求和品质,医保基金总额控制医保定点医院的支付费用,一些就医较集中的大城市大医院到年底可能会出现支付“限额”,影响患者就医。支付方式改革将结合分级诊疗改革,合理释放就医需求。给定资料中提到了医改带来的种种利好消息,请概括医改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福利。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