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A.授予、选拔官员常用词语有征、拜、举等。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B.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是县一级的考试,考中了院试就是秀才。C.阅读对方的文章称“拜读”,称自己对别人的重视为“垂青”,请对方批评指正自己的作品为“雅正”。D.古人的“名”是供自称或长辈称,“字”是供他人称,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表示尊敬,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在《三顾茅庐》中尊称为“孔明”,自称为“亮”。
A.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律诗一般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B.“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豆”是古代盛饭的器物,“觥筹交错”中的“觥”“筹”是指酒杯。C.《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史书。D.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往往让我们难忘。如:《驿路梨花》中的哈尼小姑娘、《社戏》中的双喜、《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
A.“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藏的帽子。现在竞赛中保住上次的冠军称为’卫冕”。中国女排正在全力备战,力争奥运会卫冕。B.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牍”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双鲤”’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C.“盂夏草木长”,“梦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D.梧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承载者悲凉寂寞如“梧桐更兼细雨”;有时象征高洁品格。如“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古琴常为桐木所制。“临歧理桐丝”中“桐丝”指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