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A.“木兰不用尚书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尚书郎、侍中、侍郎、醉翁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B.“尊君在不?”“君与家君期日中”两句中,“尊”和“家”分别是敬辞和谦辞,“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中,“加冠”表示年已二十;“耄老”,指年老,八十九十曰耄。D.“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胡琴、琵琶、羌笛、玉笛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B.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于天干,“辰”属地支。C.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龀”“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绝句每首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师、绝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A.“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麾下”指部下;“沙场秋点兵”中的“沙场”指战场。B.古时候,用“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用“犬子”“小犬”谦称自己的儿子。C.古代的文人或有身份的人有字、号等。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诸葛亮号卧龙。D.古人每通过一级科举考试就有不同的名称,比如通过院试的称生员或秀才,通过乡试的称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