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控制段共3孔,每孔净宽8.0m。加固方案为:底板顶面增浇20cm厚混凝土,闸墩外包15cm厚混凝土,拆除重建排架、启闭机房、公路桥及下游消能防冲设施。溢洪道加固施工时,在铺盖上游填筑土围堰断流施工,围堰断面如图所示。随着汛期临近,堰前水位不断上升,某天突然发现堰后有大面积管涌群,施工单位为防止事故发生,及时就近挖取黏性土进行封堵,随后上游水位继续上涨,封堵失败,围堰决口,导致刚浇筑的溢洪道底板、下游消能防冲设施被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事故发生后,项目法人组织联合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根据水利部《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实施意见》(水建管[2012]581号)中的"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了处理;施工单位组织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机构批准后,对事故进行了处理,处理后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对工程使用寿命影响不大。
【问题】1.本工程事故发生前施工单位对管涌群采取的处理措施有何不妥?并简要说明本工程管涌的抢护原则和正确抢护措施。
2.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一般分为哪几类?并指出本工程质量事故类别。
3.根据质量事故类别,指出本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在方案制定和报批程序方面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4.根据水利部《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实施意见》(水建管[2012]581号),说明背景材料中"四不放过原则"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1.(1)施工单位采用黏性土对管涌群进行封堵不妥。(2)管涌的抢护原则是:制止涌水带砂,而留有渗水出路。(3)本工程的正......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某新建中型泵站开工前,项目部根据施工合同,编制了泵站建筑安装工程内容及工程量表如下所示,绘制了网络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并提交监理单位批准。网络进度计划工程如期开工,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在第4个月末检查进度时,A工作和B工作已完成,C工作完成43.5万元的工作量,E工作还未开始,F工作完成36万元的工作量,项目部进行进度偏差分析,为保证合同工期目标实现,按照费用增加最少原则,调整了计划,新计划上报批准并按此组织实施。事件2:D工作是该工程的重点,对该工作进度情况进行了定期跟踪检查,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D工作进度曲线如图2所示。 事件3:因征地补偿款未及时兑现,当地群众聚众到工地阻挠施工,挖断施工进场道路,机电设备无法如期运到施工现场,导致施工暂停。经当地政府协调,事情得到妥善解决,承包人在暂停施工1个月后按照监理人的指示复工。 【问题】1.根据事件1,分析C、E和F工作在第4个月末进度情况[分别按 ××工作实际完成了×个月的工程量,比最早完成提前(或拖延)××个月 表述],假定各项工作均匀进行,判断对总工期有何影响。 2.除C工作外,根据泵站建筑安装工程内容及工程量表,按费用增加最少原则,绘制第4个月以后的网络进度计划,计算缩短工期增加的总费用。 3.根据D工作进度计划曲线图,指出第15天末D工作超额(或拖欠)累计工程量的百分比,超额(或拖欠)工程量金额,提前(或拖延)时间,D工作的实际持续时间。 4.针对事件3中发生的暂停施工情况,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说明承包人在暂停施工指示方面应履行哪些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