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所谓的金属钝化,是指金属在宏观或微观的阳极极化作用下,而出现的一种腐蚀溶解的速度(腐蚀电流)突然极大地降低的现象。关于产生钝化现象的理论有两种说法,即所谓的成膜理论和吸附理论
B.成膜理论认为:金属钝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金属和介质发生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极薄但是致密的膜,这种薄膜被称作钝化膜。完整的钝化膜将金属与环境介质隔开,使腐蚀反应中断。不完整的即有孔的钝化膜,腐蚀反应在孔中进行,但是受到阻碍,这阻止了阳极溶解的过程而使金属呈现钝化状态。试验证明了钝化膜的存在,且检验出了钝化膜的成分和结构
C.吸附理论认为:导致金属钝化的原因是由于金属表面对氧或含氧粒子的吸附。吸附层使金属的反应能力明显地降低。其原因是吸附了氧后的吸附层改变了金属表面的双电层结构,从而使电极电位向正的方向移动。曾有试验证明:吸附层并非需要全面地覆盖金属的全部表面,只要在最活泼的、最先溶解区域,例如在金属晶格的顶角及边缘吸附着单分子层,便能抑制阳极过程,使金属钝化。对盐酸中的铂电位的测定结果表明,如果吸附氧的覆盖面积达到6%即可使电位向正的方向移动0.12V,使腐蚀速度降低10倍
D.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