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A.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联系梁; B.两桩承台,宜在其短向设置联系梁; C.有抗震要求的柱下独立承台,宜在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联系梁; D.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位于同一标高。联系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梁的高度可取承 台中心距的1/10-1/15,且不小于400mm。
A.承台的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 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50mm。 B.承台的最小厚度距离不小于300mm. C.承台的配筋,对于矩形承台其钢筋应按双向均匀通长布置,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间距不宜大于200mm,对于三桩承台,钢筋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 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 D.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当 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30mm
A.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 B.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 倍。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 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C.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D.配筋长度: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 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