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A.陶渊明--《归园田居》--东晋 B.屈原--《九章》--战国 C.刘勰--《昭明文选》--南朝 D.狄金森--《篱笆那边》--美国
A.《复活》--阿·托尔斯泰--苏联《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B.《西厢记》--王实甫--元代《神曲》--但丁--德国 C.《桃花扇》--孔尚任--清代《唐璜》--拜伦--英国 D.《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北京人》--曹禺--现代
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