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女,22岁,回族,西藏自治区卫校教师,已婚。
发热、黄疽、肝区疼痛伴肿块,由西藏自治区医院急症转入上海瑞金医院传染科。患者几年前常有痢疾史。近年来伴发热咳嗽,Ⅹ线胸透见右肋夹角模糊,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治疗半年余,症状未见改善。近两月来,经常发热、乏力、消瘦、黄疸进行性加重,右上腹出现压痛,经查诊有较大的占位性病变,遂诊断为肝癌,转上海诊治。
患者长期居住西藏拉萨地区,平素喜食生的牛羊肉类。两年前曾去中印边界亲戚家作客,当地有喝生水的习惯。
体检:神萎消瘦,皮肤黄染,体温38.7℃,脉搏90/分;右上腹有明显压痛,肝肋下2指可触及:腹部B超见肝区中部有一3cm×4cm×2.5cm的囊肿性灶,可见液平,诊断为肝脓肿。粪检查见阿米巴包囊。
经两个疗程的抗阿米巴治疗,病情日见好转,症状逐渐消退,肝脓腔消失,黄疸消退,食欲增加,痊愈后返回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