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甲企业因股份制改制需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04年1月1日。经评估人员调查分析,预计甲企业2004年至200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00万元,110万元,120万元,120万元,130万元,从2009年起,甲企业净利润将保持在按2004年至2008年各年净利润计算的年金水平上。
该企业账面有形资产包含、现金、银行存款、存货、一项在建工程、一项工业厂房和可确指无形资产—A专利技术。
账面现金余额13000元,银行存款200000元,美元存款20000美元,经过评估师盘点和与银行对账,发现现金短缺5000元,人民币银行存款短缺50000元,短缺的款项都是出纳挪用,估计只能够追回23000元。2004年1月1日美元汇率是7.5人民币兑换1美元
存货在评估日的公允价值是220000元。
A专利技术一项可改善企业现有产品的性能,从而能以更高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并且可维持三年的超额收益期,预计该专利产品第一年售价为300元/台,销量为4500台,第二年售价为250元/台,销量为5000台,第三年售价为210元/台,销量为6000台,同类产品的正常市场销售价格为200元/台,A专利产品的单位成本与同类产品大体相同。
某在建工程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已经接近完成,该在建工程完全完工需要投资50000万元,但是目前已经实际完成建筑工程量35000万元、实际完成安装工程量12000万元,市场可比的A房地产每平方米的价格是8000元/平方米,但是A房地产的位置比该在建工程的差,位置对价格的影响系数为1.2。为了销售房地产,同类产品的营销和广告支出占售价的5%。该在建工程适于采用形象进度法评估。
有一位于工业区内的工业厂房,于2000年1月1日以有偿出让方式取得,但是获得使用权是工业用地的最高出让年限,并于2001年1月1日在此地块上建成建筑1000平方米排架结构的生产车间。经济耐用年限为55年,残值率为5%。假设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届满,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由国家无偿收回。当时该厂房的造价是每建筑平米2500元,2001年1月1日至评估基准日间,物价平均每年上涨2%。该车间适于使用成本法评估。
假设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均为10%,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如果不考虑流转税因素)。请评估在2004年1月1日,甲企业的商誉价值(以万元为单位)。

A.5人民币兑换1美元
B.2。为了销售房地产,同类产品的营销和广告支出占售价的5%。该在建工程适于采用形象进度法评估。

【参考答案】


⑴计算企业整体评估值P
P=P1(2004至2008年评估值)+P2(2009年以后的评估值) ......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2003年4月,张、刘、李、赵决定投资设立合伙企业,并签订了书面协议。张以现金和机器设备进行投资,共投资20万元。刘以厂房进行投资,折价15万元。李出资10万元现金。经三人协商同意赵以劳务出资折价为5万元。合伙协议中规定,张、刘、李、赵按照4:3:2:1的比例分配利润和承担风险。合伙协议中规定,张、刘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对外代表合伙企业,其他两人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但签订购销合同超过20万元的应经其他合伙人同意。合伙企业发生以下业务: (1)2003年6月,张、刘两人协商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25万元的购销合同,李、赵知道后,认为该合同风险大不同意,同时向甲公司表示该合同为无效。 (2)2003年8月,张决定将部分投资转让给李,并将其决定通知其他投资人,转让后分配利润和承担风险比例为3:3:3:1.张未经其他三人同意,以合伙企业名义为合伙企业外的其他人提供担保。 (3)2003年9月,赵提出退伙,其他三人考虑到赵的退伙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均表示同意。10月份赵退伙。同月,陈表示愿意入伙,陈出资8万元,代替赵的份额。在赵退伙前已经发生30万元的银行贷款,并告知陈。 (4)2003年11月由于业务繁忙,张与刘决定聘任一名经营管理人员,为其分担管理任务。6月份与甲签订的买卖合同到期,无法支付货款25万元。甲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甲公司胜诉。张、刘以个人财产15万元偿还债务,以合伙企业财产偿还了10万元。 (5)2003年12月公司经营严重亏损,无力偿还到期债务30万元,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理中发现合伙企业财产共25万元。 要求: (1)张、刘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赵是否对买卖合同所形成的债务承担责任,是否对30万元的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3)张和李之间的转让是否有效,张对外提供的担保是否有效? (4)陈是否对债务有偿还责任,若张和刘将债务以个人财产全部偿还能否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5)债权人能否只向张追偿债务?若向所有的合伙人追偿债务时,合伙协议中的条款是否对其有效? (6)张聘请的经营管理人员是否应承担债务的偿还?在经营过程中,李、赵、陈是否可以查阅企业的财务账簿和其他有关文件?他们可以行使的职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