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某造纸厂设纸浆、制纸和成品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纸浆车间生产的半成品纸浆转到制纸车间作为原材料,制纸车间生产的半成品筒纸再转入成品车间裁切为复印纸,包装后验收人库。由于管理上需要按月提供纸浆和筒纸的半成品成本,以便于比较和考核,所以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复印纸的成本。
要求:
(1) 纸浆车间本月投产纸浆1000吨,完工800吨,月末在产品纸浆200吨。在产品的直接材料已一次投入,完工程度50%。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完成纸浆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

(2) 制纸车间本月领用半成品纸浆400吨,计456000元,与其他材料一起列入直接材料项目。本月生产半成品筒纸250吨,在产品50吨,在产品已投入全部材料,完工程度 60%。完成制纸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

(3) 成品车间本月领用半成品筒纸200吨,计748000元,与其他材料一起列入直接材料项目。本月生产产成品复印纸10000箱,月末在产品250箱,在产品已投人材料40%,完工程度也是40%。
完成成品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

(4) 对产成品成本进行还原。

A.shangxueba.cn/images/ct_cjzkcwm_cjzkcwintegration_02203(20092)1.jpg'
B.shangxueba.cn/images/ct_cjzkcwm_cjzkcwintegration_02203(20092)2.jpg'
C.shangxueba.cn/images/ct_cjzkcwm_cjzkcwintegration_02203(20092)3.jpg'

【参考答案】

产成品与在产品约当产量: 材料:800+200×100%=1000(吨) 其他费用:800+200×50%=900(吨)......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甲公司系2001年成立,并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可抵减时间性差异预计能够在三年内转回。每年按净利润的 10%和5%分别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1) 甲公司2001年12月购入生产设备,原价为9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3年年末,甲公司对该项生产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6000万元。2004年年末,甲公司对该项生产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6000万元。2004年度上述生产设备生产的A产品全部对外销售;A产品年初、年末的在产品成本均为零(假定上述生产设备只用于生产A产品),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等均与税法一致。(2) 甲公司于2003年年末对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24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4年,净残值为零。该固定资产的原价为7200万元,已提折旧 3600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8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但甲公司2003年年末仅计提了30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甲公司2004年年初发现该差错并予以更正。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等均与税法一致。(3) 甲公司2001年1月购入一项专利权,实际成本为7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与税法规定相同)。2003年年末,因市场上出现了新专利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从而对甲公司按其购入的专利权所生产的产品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经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3150万元。2004年甲公司经市场调查发现,市场上用新专利生产的产品不稳定而部分客户仍然喜爱用甲公司生产的产品,原估计的该项专利的可收回金额有部分转回,于2004年年末测试可收回金额为3900万元。(4) 从2004年起,甲公司试生产某种新产品(B产品),对生产B产品所需乙材料的成本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乙材料2004年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04年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各购入乙材料750公斤、450公斤、3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0.12万元、0.14万元、0.15万元。2004年度为生产B产品共领用乙材料900公斤(其中第一季度领用150公斤,第二季度领用300公斤,第三季度领用450公斤)。发生人工及制造费用39万元,B产品于年底全部完工。但因同类产品已占领市场,且技术性能更优,甲公司生产B产品全部未能出售。甲公司于2004年年底预计B产品的全部销售价格为96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产品所发生的税费为6万元。剩余乙材料决定出售,市价0.16万元,预计销售材料所发生的税费为5万元。(5) 2004年接受捐赠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发票注明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另支付运输费用5万元(扣除率7%),途中保险费用1万元。(6) 甲公司2004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800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75万元;转回的坏账准备157.5万元,其中7.5万元已从2003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165万元,按税法规定允许抵扣的金额为90万元。除本题所列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要求:(1) 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应计提的生产设备折旧和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2) 对甲公司管理用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差错予以更正。(3) 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专利权的摊销额和应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4) 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库存B产品和库存乙材料的年末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5) 编制甲公司2004年度接受捐赠原材料的会计分录。(6) 分别计算2004年度上述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7) 计算2004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的所得税,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未分类题
某企业2006年年末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单位:万元)根据历史资料考察,营业收入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提费用等项目成正比,企业2006年度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净利润为1000万元,年末支付现金股利600万元,普通股股数300万股,无优先股。假设企业的固定经营成本在10000万元的营业收入范围内保持100万元的水平不变。要求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预计2007年度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营业净利率与2006年相同,董事会提议将股利支付率提高到66%以稳定股价。如果可从外部融资200万元,你认为该提案是否可行?(2)假设该公司一贯实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预计2007年度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营业净利率提高到30%,采用销售额比率法预测2007年外部融资额。(3)假设该公司股票属于固定增长股票,股利固定增长率为5%,无风险报酬率为6%,β系数为2,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0.5%。计算该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和该公司股票在2007年1月1日的价值。(4)假设按(2)所需资金有两种筹集方式:全部通过增加借款取得,或者全部通过增发普通股取得。如果通过借款补充资金,新增借款的年利息率为6.5%,2006年年末借款利息为0.5万元;如果通过增发普通股补充资金,预计发行价格为10元 股,股利固定增长率为5%。假设公司的所得税率为40%,请计算两种新增资金的资金成本率、两种筹资方式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及达到无差别点时各自的财务杠杆系数。(5)结合(4)假设预计追加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为240万元,请为选择何种追加筹资方式做出决策并计算两种筹资方式此时各自的经营杠杆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