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患者,12岁。精神意识状态正常的女孩,因车祸需行截肢术,手术前,其父母要求医护人员勿告知患孩实情。此时,作为孩子的责任护,您认为怎么处置是最适当的?依据什么伦理原则?
【参考答案】
此案例,因为涉及到伦理学决策,对于12岁精神意识状态正常的女孩对手术是否应该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如果涉及到行为选择或行为判断等,都可以用护
理伦理学的决策方法,通过决策程序步骤,可以初步解决问题。
第一,案例中的事实情况是12岁的女孩因车祸需行截肢术,案例中涉及的关系有护患关系、医患关系。患者由于未成年而使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等具有了特殊性,需要家属的参与决定。
第二,案例中的冲突是孩子的父母手术前要求医护人员勿告知患孩实情。但作为孩子的责任护士,处于矛盾状态,正在权衡是告诉孩子,还是不告诉。
第三,此矛盾的决定者是责任护士本人。
第四,影响护士做决定的因素是护士的价值观,看她如何对待此未成年孩子是否有权对自己的病情知情,并发表治疗意见。
第五,护士可以优先考虑行善原则。即为了患者的利益,协助患孩的父母对孩子手术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六,护士也可以首先考虑尊重孩子的决定,虽然孩子还是未成年,但决定是否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是要判断对这件事她是否能完全理解,是否知道自己今后想要什么,即孩子对是否手术这件事的理解和决定是否能达到自主的程度。
第七,从理论上分析告诉和不告诉孩子的后果是什么,是否达到了初始的目的。患者父母的目的无疑是保护孩子,希望能保住她的生命。即便截肢,仍然可以重新适应生活,这目的是符合常理的,而且只有保住了生命,以后的问题才能解决。否则,如果不手术,生命将保不住,12岁的孩子是不能胜任对这个问题做决定的。
第八,权衡各种考虑,无非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即告诉孩子实情,让孩子同意手术。但若孩子不同意,将影响她的心理,对手术不利。
第九,最后的决定应是责任护士本着行善原则。在这里配合孩子的父母,不告诉孩子手术的信息。
第十,可依据不告诉患者实情及手术后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这样做的利弊,总结经验,为以后类似的情况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