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以下是欣赏课《皖南民居》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皖南居民的整体特征,并提醒学生通过视频理解皖南居民的相关信息,如:地理位置、环境、建造背景等。
【片段二】
教师采用由远及近的方式展开对皖南居民的欣赏,按远观、近观、内观、微观等几个不同环节对皖南居民深入赏析。
远观:感受皖南居民的整体色调,指导学生讨论这种色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微商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以上欣赏行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总结,整理出皖南居民在色彩、建筑样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体现出的徽商文化艺术特征,形成对皖南居民从局部细节到宏观整体的全面认知。
【片段三】
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居民,要求学生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居民进行深入了解。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目标该老师最初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皖南居民的整体特征,学生通过视频了解皖南居民的相关信息是符合学生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的能力。
片段二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远观、近观、内观、微观等几个不同环节对皖南居民进行深入赏析,并结合徽文化对建筑样式进行认知体现了课程目标中学生要学会从多角度赏析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课程结束教师再次播放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居民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居民进行深入了解,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