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IBM公司是美国一个拥有34万职工、520亿美元资产的大型企业。该公司把职工的工资问题作为人事管理的根本工作,他们认为:在工资上如有不合理的地方,会使职工对公司和上司感到失望,影响职工的干劲,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工资体系。
(1)工资要与职务的重要性、工作的难度相称
IBM根据各个部门的不同情况,根据工作的难度、重要性将职务价值分为五个系列,在五个系列中分别规定了工资最高额与最低额。假设把这五个系列叫做A系列、B系列、C系列、D系列与E系列。A系列是属于最单纯部类的工作,而B、C、D、E则是困难和复杂程度依次递增的工作,其职务价值也愈高。A系列的最高额并不是B系列的最低额。A系列的最高额相当于B系的中间偏上,而又比C系列的最低额稍高。做简单工作领取A系列工资的人,如果只对本职工作感兴趣,那么他可以从A系列最低额慢慢上升,但只能拿到A系列的最高额。领取A系列工资的许多职工,当他们的工资超过B系列最低额的水准时,就提出“请让我做再难一点的工作吧!”,向B系列挑战,因为B系列最高额比A系列最高额高得多。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一边对照工资限度,一边建议职工“以后你该搞搞难度稍大的工作,是否会好一些?”从而引导职工渐渐向价值高的工作挑战。
(2)工资要充分反映每个人的成绩
职工个人成绩大小是由考核评价确定的。通常由直属上级负责对职工工作情况进行评定,上一级领导进行总的调整。每个职工都有进行年度总结和与他的上级面对面讨论这个总结的权利。上级在评定时往往与做类似工作或工作内容相同的其他职工相比较,根据其成绩是否突出而定。评价大体上分十到二十个项目进行,这些项目从客观上都是可以取得一致的。例如“在简单的指示下,理解是否快,处理是否得当。”对营业部门或技术部门进行评价是比较简单的,但对凭感觉评价的部门如秘书、宣传、人事及总务等部门怎么办呢?
IBM公司设法把感觉换算成数字。以宣传为例,他们把考核期内在报刊杂志上刊载的关于IBM的报导加以搜集整理,把有利报道与不利报导进行比较,以便作为衡量一定时期宣传工作的尺度。评价工作全部结束,就在每个部门甚至全公司进行平衡,分成几个等级。例如,A等级的职工是大幅度定期晋升者,B等是既无功也无过者,C等是需要努力的,D等则是生病或因其它原因迭不到标准的。
从历史看,65~75%的IBM公司职工每年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只有5~10%的人不能完成定额。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人中只有少数人真正遇到麻烦,大多数人都能在下一年完成任务,并且干得不错。
(3)工资要等于或高于一流企业
IBM公司认为,所谓一流公司,就是应付给职工一流工资的公司,这样才算一流公司,职工也会以身为一流公司的职工而自豪,从而转化为热爱公司的精神和对工作充满热情。为确保比其他公司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IBM在确定工资标准时,首先就某些项目在其他企业进行调查,确切掌握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标准,并注意在同行业中经常保持领先地位。定期调查选择对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应当是工资标准、卫生福利都优越的一流企业。
②要与IBM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员的待遇进行比较,就应当选择具有技术、制造、营业、服务部门的企业。
③应是有发展前途的企业。
为了与各公司交换这些极秘密的资料,根据君子协定,绝对不能公开各公司的名字。当然,IBM所说的“必须高于其他公司的工资”,归根结底是要“取得高于其他公司的工作成绩”。在提薪时,根据当年营业额、利润等计算出定期提薪额,由人事部门提出“每人的平均值”。因此,要提高薪资额,就必须相应地提高工作成绩。
IBM的薪资管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IBM的薪酬管理的启示主要有:
(1)IBM实行的是宽带式工资结构。宽带式工资是对传统的垂直型工资结构的改进,它是将企业传统的10个、20个,甚至30个工资等级及其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压缩原有工资等级的数目,扩大各个工资等级覆盖的岗位范围,拉宽各个工资等级的浮动范围,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工资管理系统。IBM根据工作的难度、重要性将职务价值分为五个系列,并且低系列和高系列的工资额有重叠部分。实行宽带式工资结构的好处是:①宽带式工资结构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打破了传统工资结构所维护和强化的那种严格的等级制,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以及创造参与型和学习型的企业文化;②宽带式工资结构能引导员工自我提高,员工在所在系列提高自己就可以拿到高工资,并且还鼓励员工到达一定水平后可以冲击新的高系列,始终保持员工工作和学习动力。
(2)考评项目完善,考评过程客观,考评结果充分反映员工的业绩。好的薪酬制度必须是对内具有公平性的,公平性体现在员工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IBM公司在绩效考核时,由直属上级指导以员工实际业绩为依据,与做类似工作或工作内容相同的其他职工相比较,然后在大约二十多个项目上评价,最终确定员工的工资。而且在评价的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员工的参与性,员工可以自由与上级进行交流,从而增加了薪酬考核的人性化。针对很多公司薪酬考核的暗点,如对秘书、宣传、人事及总务等部门考核的模糊性,IBM通过把感觉量化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绩效考核并不只是为了合理分配工资,IBM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每次考核完后,IBM都会把员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提升绩效优秀的员工,帮助工作不达标的员工找出原因。
(3)以极具竞争性的薪酬水平带动工作效率的提升。IBM一直把自己的薪酬水平和同行一流企业进行比较,时刻保持自己的薪酬水平高于其他企业,充分体现其薪酬的竞争性,以换得员工对公司的热爱和对工作充满热情,并留住最优秀的人才。IBM的高薪得到了员工的高效工作,为其保持行业领导地位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S公司是国有企业1集团下属的一个分公司,主要从事中央空调和机房空调产品的研发和生产。S公司是由1集团原来的A子公司与B子公司组建而成,组建时,员工主要来自A公司和B公司,同时,为了发展的需要,公司还从人才市场招聘了一部分员工。 公司运营后,来自A公司的员3-c的工资依然按照A公司原来的薪酬标准发放,来自B公司的员工d的工资也仍然按照B公司原来的薪酬标准发放,而从外部人才市场招聘来的员工e则按市场标准发放工资。S公司的薪酬均以月固定工资的形式发放,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员工c、d、e担任相同的工作任务,然而员工c的工资远多于d,而d又略多于e。由于s公司生产的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集团对其非常重视,在S公司成立之初,S公司总经理(兼任1集团副总裁)就曾向员工许诺,公司赢利后将逐步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因此,S公司员工的积极性高涨,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多个研发项目,并顺利通过评审。产品投放市场后,S公司逐渐开始赢利,而薪酬制度却仍然没有变动,S公司的总经理只是在年末以非公开的形式发放了年终奖。 此后,公司内部关于薪酬收入的小道消息满天飞,员工c、d、e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也都彼此知道了各自工资和年终奖的数额。在s公司开始赢利后的第一年,公司员工针对薪酬待遇的抱怨之声四起,积极性开始下降,不时有人跳槽,迟到早退现象也经常发生,生产率随之大幅下跌。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向市场推出了同类型的竞争性产品,极大地威胁到S公司的市场地位。 分析S公司的薪酬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问答题
HM公司是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该公司自创立以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奋斗与不懈努力,公司得以迅猛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收入与日俱增。然而,就是在这种态势下,公司领导却感觉到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远不如企业发展初期那样高涨,反而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公司总裁赵建国深谙目前员工积极性的下降将会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变现状,他阅读相关书籍,咨询管理方面的专家,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以下两条结论: (1)公司薪酬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 (2)要保持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不仅要提高薪资,还要通过竞争的薪酬制度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HM公司改革了以前的薪酬管理制度,把原有工资构成中的福利部分纳入到工资总额之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全以业绩为导向的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此次薪酬制度改革使HM公司很快吸引了一大批人才,Tom就是一个。Tom被公司聘请为业务部门经理,他出色的工作业绩让他在去年得到了一个超级大红包。但是Tom在收下公司的大礼后不久,便向公司递交了辞呈,而与赵建国一同创业的一些公司元老也不如以前“卖命”,有些干脆就选择了离开。这让赵建国非常不解,公司给员工的钱已经不少了呀,他们为什么选择离开,究竟他们想要什么呢? 再来看看那些新员工和老员工的想法。 Tom认为,“在这种地方多于几年,肯定会送命!公司没有年假,没有福利待遇,在这里除了挣钱还有什么,当有一天我不能为其带来效益的时候,公司也会一脚把我踢开。”而老员工则认为,“我为公司奉献了这么多年,公司也不会再为我们提供什么福利待遇,我在这里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到头来还是那些能干的年轻人把我们替代了,而我们在这里呆着还有什么意思。” (1)分析HM公司薪酬制度改革出现的问题? (2)你对完善HM公司的薪酬制度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