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如何解析甘蔗不同部位蔗芽的“发芽梯度”?
【参考答案】
形成“发芽梯度”的原因:
(1)上部蔗茎幼嫩,含水量、可溶性氮化合物、还原糖等物质的含量较高,转化酶活性较强,促进发芽的生长激素较多,芽鳞也软化,芽处于活跃状态,因而,蔗茎上部的芽萌发快且壮。
(2)中、下部蔗茎则相反,蔗茎成熟蔗芽老化,含水量、可溶性氮化合物、还原糖等物质的含量较低,蔗糖含量高,转化酶活性较弱,促进发芽和种根形成的生长激素较少,脱落酸、乙烯等抑制发芽物质含量高,所以蔗茎中、下部蔗芽的萌发率随着蔗茎自上而下逐渐降低,发芽速度也较慢。
(3)梢部最幼嫩的节段(生长点以下第1~4节位),根、芽发育尚未完全,并且种茎内所含物质少,抗性差,发芽率很低,即使能勉强发芽出苗但蔗苗也很弱 。因此,生产上作种苗的茎段以生长点下20cm到80 cm的区间质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