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案例 日本7-11连锁物流配送系统
在日本,零售业是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态迅速成长起来,现已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的零售商业形式。这种新的零售商业业态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商品的供应顺畅。
日本7-11是有着日本最先进物流系统的连锁便利店集团。7-11原是美国一个众所周知的便利店集团,后被日本的主要零售商伊藤洋华堂引入,日本7-11作为下属公司成立于1973年。日本7-11把各单体商店按7-11的统一模式管理。自营的小型零售业,例如小杂货店或小酒店在经日本7-11许可后,按日本7-11的指导原则改建为7-11门店,日本7-11随之提供独特的标准化销售技术给各门店,并决定每个门店的销售品类。7-11连锁店作为新兴零售商特别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从而急速扩张。现在,7-11全日本有4000多家商店,全球业务遍及四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共设立32000多个零售点,每日为接近3000万的顾客服务,稳踞全球最大连锁便利店的宝座,被公认为世界便利店的楷模。
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
典型的7-11便利店非常小,场地面积平均仅100平方米左右,但就是这样的门店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达3000多种。虽然便利店供应的商品品种广泛,通常却没有储存场所,为提高商品销量,售卖场地原则上应尽量大。这样,所有商品必须能通过配送中心得到及时补充。如果一个消费者光顾商店时不能买到本应有的商品,商店就会失去一次销售机会,并使便利店的形象受损。所有的零售企业都认为这是必须首先避免的事情。
JIT体系不完全是交货时间上的事,它也包含以最快的方式通过信息网络从各个门店收到订货信息的技术,以及按照每张特定的订单最有效地收集商品的技术。这有赖于一个非常先进的物流系统支持。
为每个门店有效率地供应商品是配送环节的重要职责。首先要从批发商或直接从制造商那里购进各种商品,然后按需求配送到每个门店。配送中心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为了保证有效率地供应商品,日本7-11不得不对旧有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性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在这种体系下,零售商要经营一系列商品的话,就不得不和许多不同的批发商打交道,每个批发商都要单独用卡车向零售商送货,送货效率极低,而且送货时间不确定,但人们往往忽视了配送系统的低效率。日本7-11在整合及重组分销渠道上进行改革。在新的分销系统下,一个受委托的批发商被指定负责若干销售活动区域,授权经营来自不同制造商的产品。此外,7-11通过和批发商、制造商签署销售协议,能够开发有效率的分销渠道与所有门店连接。批发商是配送中心的管理者,为便利店的门店送货。而日本7-11本身并没在配送中心上投资,即使他们成为了分销渠道的核心。批发商自筹资金建设配送中心,然后在日本7-11的指导下进行管理。通过这种协议,日本7-11无须承受任何沉重的投资负担就能为其门店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分销系统。为了与日本7-11合作,许多批发商也愿意在配送中心上做必要的投资;作为回报,批发商得以进入一个广阔的市场。
日本7-11重组了批发商与零售商,改变了原有的分销渠道,由此,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使各种各样的商品库存适当,保管良好,并有效率地配送到所有的连锁门店。从给便利店送货的卡车数量下降上可以体现出物流系统的先进程度。如果是在十几年前,每天为便利店送货的卡车就有70辆,现在只有12辆左右。显然,这来自新的配送中心的有效率的作业管理。
问题:

【参考答案】

保证店内各种商品的供应顺畅;提高销售效率;减少商品库存,降低流通成本与销售价格。$物流配送业务外包批发商,批发商是配送中......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案例 常德邮政185物流配送 在湖南省常德市,提起邮政185物流配送车队,很少有人不知晓。邮政185物流如同一座桥梁,把用户与邮政连在了一起,成了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常德邮政185物流配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的是什么呢?常德市邮政局局长张良才一语道破天机:品牌闯出物流路。 常德市地处湘西北,是湖南省经济、交通、旅游比较发达的一个新兴城市。该市以生产芙蓉王烟、武陵酒、金健米而出名。近年来,常德市不少商家把眼光都盯在了物流配送这块“蛋糕”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截至2001年4月,城区内已有5家物流配送运营商,参与物流配送的车辆高峰时达到700余台,从业人员近2000人。在常德市邮政局尚未开办物流业务的时候,就已冒出了市运政公司的万路达、个体工商联办的联托等三家物流公司。这些公司从业时间大都在两年以上,有颜色和形象标识统一的物配车辆,呼叫电话和固定用户,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 2001年5月,常德市创建全国优秀文明城市,市委、市政府下令禁止三轮车、人力板车在城区范围内日间营业,并对物流从业车辆进行清理,要求将原来的700多台物流车精减至,300台。这对早就想抢占物流配送这块市场的常德市邮政局而言,无疑是一次绝好的机会。面对这一商机,常德市邮政局果断决策,走出了进军物流配送市场的第一步:将投递局与直运公司合并,成立常德市物流配送中心,组建邮政185物流配送车队。 为打造一支品牌、形象统一的现代物流车队,常德局在整合现有投递车辆的同时,通过对市场调查,发现仅凭现有投递车辆远不能满足物流配送需要,决定新增购买20台小吨位货车。 20台物流配送车辆连购车、上牌、保险等办好手续需资金100多万元,这对正处境艰难的邮政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如何解决这一资金难题,摆在了该局决策者的面前。局长张良才通过反复调查、测算后认为:目前邮政物流配送刚起步,还没有形成效益市场,如果企业拿钱购买这20台车,两年内将很难收回投资。但是,邮政尽管还比较穷,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却还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依托这块牌子,采取租赁经营、借鸡生蛋的方法,企业不但能减少投入、降低经营风险,还能使物流市场后来者居上。 凭借邮政的信誉,20台货车向社会进行公开招租的消息刚一发布,3天时间前来报名的人数就达100多人,其中有不少还是其他物流公司跳槽的员工。取得租赁资格的经营者要与邮局签订租赁合同,并一次性向邮局交纳车辆有偿使用费4万元(相当于车价),就可获得车子三年的使用权,三年期满后,车子归车主,车牌及物流经营证交还给邮局。经营期间,租赁者还需每月向邮局交纳管理费400元,并服从邮局的经营管理和调度。 常德邮政局通过租赁经营,对20台货车融资80多万元,一下子就缓解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并为迅速打开物流配送市场赢得了时间。同时,该局还为每辆车安装了185车载电话,为从业人员统一制作了工号牌和服装。就这样,常德市邮政局仅用一个月时间依托邮政金字招牌的优势,在物流市场异军突起,组建起了一支以185为信息平台,以投递网络为支撑集配送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队伍。 随着邮政185物流配送车队的成立和机构。人员、管理职能的到位,常德邮政185物流配送进入实战阶段,而他们即将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市场,为邮政185物流配送找“婆家”。 据该局物流配送中心主任李华介绍,邮政185物流配送开办之初,业务发展十分艰难,每拿到一份合同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刚开始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拿到一份投送合同,物流配送人员的压力相当大。怎样才能迅速打开这个市场的缺口呢?常德邮政局经过对市场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认真分析后认为:邮政物流配送目前不宜贪大求全,追求配送高利润,要暂时放弃与社会物流公司争抢客户的想法,把眼光锁定在配送利润相对偏低的配送上,以求取得突破,实现规模扩张。正是在这一战略的调整下,经过努力,常德市邮政局很快就和驻本市的一家县级天然矿泉水生产商签订了投送协议。面对这份来之不易的配送合同,为迅速打开业务市场,常德局制定了“先内后外”的送水营销策略,即先从内部职工用水配送起,再逐步发展到用户。这一招十分奏效,有的职工除了自己购水外,还介绍给亲戚朋友。仅两个多月时间,常德局就发展送水用户750余户,比该公司一年发展的用户还要多,令其他物流配送公司刮目相看。送水的成功除了带给常邮人自信、喜悦外,更重要的是为该局创造了商机。许多公司、商家通过邮局送水看到了邮政185物流配送的巨大优势,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与该局签订物流配送协议。 2002年12月,上海光明乳业来常德开拓市场,经过考察后,光明乳业公司决定把乳品配送权交给邮局。 为充分发挥邮政网络优势,进一步抢占物流配送市场,常德局对原有投递网进行了“三网合一”的改革,确立了“物流到小区,服务进家门”的整体经营战略,把城区划分为4个片区,下设41个邮政185社区物流配送服务站,建成了“邮局社区一用户”物流配送网,实现24小时配送服务。全市8个县局都相应地建立了与市局对口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了邮政185物流配送市县一体化,在本市范围内,用户只要拨打185,就可实现物流配送,这也是当地其他物流公司所不具备的,这一优势有力地促进了邮政185物流配送业务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该局已先后与当地知名企业芙蓉王烟厂、武陵酒业、金健米业、宇红液化气等上十家公司签订了配送协议,其中有不少公司原来是叫其他物流公司配送的。配送范围除了本市外,邮政185物流车队还远涉海南、重庆、西安、辽宁等外省和地区,被人们誉为“绿色车队”。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