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五)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某大学办公科研综合楼项目,在装饰装修阶段,大学城建设单位追加新建校史展览馆,紧临在建办公科研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160m2,总造价408万元,工期10个月。屋面设女儿墙,屋面防水材料采用SBS卷材。
考虑到工程较小、某公司也具备相应资质,建设单位经当地建设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未通过招标投标直接委托给该公司承建。
展览馆项目设计图纸已齐全,结构造型简单,且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甲乙双方协商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考虑到展览馆项目紧临办公科研综合楼,用电负荷较小,且施工组织仅需6台临时用电设备,某公司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决定不单独设置总配电箱,直接从综合楼项目总配电箱引出分配电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直接从分配电箱连接供电。项目经理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进行用电管理。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妥,指令整改。
事件二:屋面淋水试验时,发现女儿墙根部漏水,经查,主要原因是转角处卷材开裂,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了整改。
事件三:展览馆各阶段验收合格,施工单位于2013年9月18日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于当天投入使用。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问题需在使用中才能发现为由,将工程竣工验收时间推迟到11月18日,与综合楼一并进行验收,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竣工日期以11月18日为准。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
问题:
1.大学城建设单位将展览馆项目直接委托给某公司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该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是否妥当?给出固定总价合同模式适用的条件?除背景材料中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外,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哪些(至少列出3项)?
3.指出事件一中校史展览馆工程临时用电管理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4.试从施工的角度分析事件二中女儿墙卷材根部开裂的原因,并写出治理的措施。
5.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写出本工程合理的竣工日期。

【参考答案】

(五)
1.大学城建设单位直接将展览馆项目委托给某公司:合法。
理由: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原中标人仍具备承包能力的,可以不进行施工招标。
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令[2001]89号)第10条的规定,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进行施工招标:
(1)停建或者缓建后恢复建设的单位工程,且承包人未发生变更的;
(2)施工企业自建自用的工程,且该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的;
(3)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且承包人未发生变更的;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七部委[2013]30号令)第12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施工招标:
(1)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者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等特殊情况,不适宜进行招标;
(2)施工主要技术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
(3)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
(4)采购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
(5)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原中标人仍具备承包能力,并且其他人承担将影响施工或者功能配套要求;
(6)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背景资料,建设单位追加新建校史展览馆,紧临在建大学城项目,可以认定校史展览馆为大学城项目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且原中标人仍具备承包能力,故不用招标。
2.(1)该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妥当。
(2)固定总价模式适用的条件:
1)工程量小、工期短,估计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化小,工程条件稳定并合理;
2)工程设计详细,图纸完整、清楚,工程任务和范围明确;
3)工程结构和技术简单,风险小;
4)投标期相对宽裕,承包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详细考察现场、复核工程量、分析招标文件、拟订施工计划。
(3)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
1)变动总价合同(可调总价合同);
2)固定单价合同;
3)变动单价合同(可调单价合同);
4)成本加酬金合同(成本补偿合同)。
总价合同的风险是偏于承包商,相对发包方有利,常被发包方所采用,通过公开招标(或议标)选择满意的承包商。固定总价合同模式适宜用于以下项目:
(1)工程前期工作充分、扎实,设计依据和基础资料翔实而准确,设计工作比较细,设计图纸正确而完整,表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和项目划分清楚、明确。建设单位根据这些技术资料进行投资准备和发包工程心中有数,而承包商据此投标报价也有基础。
(2)工程量小、结构简单、工期短、估价方便的中小型建筑工程项目。
(3)招标的前期工作做得好,招标(或议标)时留给承包商的时间相对充足。承包商就获得充裕时间研究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到现场实地考察、了解、核实和收集有关资料,从而使招标作价和编制施工方案更接近实际,不会失控和被动。
(4)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完备,合同条件公平、合理,尤其对于关键条款对承包商更有利,如支付、税收、保险、调价、变更、索赔、仲裁等。
3.校史展览馆工程临时用电管理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不妥一:施工单位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或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不妥二:临时用电设备从分配电箱连接供电。
正确做法:用电设备从开关箱取电,开关箱再从分配电箱取电(或“一机一闸一漏”设置或“总一分一开”模式或“三级配电”模式)。
不妥三:机械工进行用电管理。
正确做法:应由持上岗证的电工进行管理。
仔细审题,涉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的主要有如下四点:
(1)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2)不单独设置总配电箱,直接从大学城项目总配电箱引出分配电箱;
(3)临时用电设备直接从分配电箱连接供电;
(4)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进行用电管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第3.1.1条规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第3.1.6条规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关于总配电箱,考虑到展览馆项目紧,临大学城项目,且用电负荷较小,在原总配电箱满足要求及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不单独设置。
第8.1.3条规定: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第3.2.1条规定: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均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4.女儿墙卷材根部开裂的可能原因:山墙或女儿墙与屋面板缺乏牢固拉结,转角处没有做成钝角,垂直面卷材与屋面卷材没有分层搭槎,基层松动(如墙外倾或不均匀沉陷)。
治理措施:(1)将转角处开裂的卷材割开;(2)旧卷材烘烤后分层剥离;(3)清除旧胶结料;(4)将新卷材分层压入旧卷材下,并搭接粘贴牢固;(5)再在裂缝表面增加一层卷材,四周粘贴牢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考核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考生具备技术综合水平和现场实践经验。
事件二的描述中给定了漏水的原因:转角处卷材开裂,排除了卷材收口不严、女儿墙压顶滴水线破损导致雨水沿墙进入卷材这些可能。从施工的角度分析可能原因,也就是哪些施工方式可能会导致转角处卷材开裂,问题就相对明确了。可能的原因有:山墙或女儿墙与屋面板缺乏牢固拉结,转角处没有做成钝角,垂直面卷材与屋面卷材没有分层搭槎,基层松动(如墙外倾或不均匀沉陷)。
治理的措施:将转角处开裂的卷材割开,旧卷材烘烤后分层剥离,清除旧胶结料,将新卷材分层压入旧卷材下,并搭接粘贴牢固,再在裂缝表面增加一层卷材,四周粘贴牢固。
5.施工单位对竣工验收日期提出异议:合理。
理由:建设单位提前投入使用的工程,其合理的竣工日期应为施工单位提交Z-程验收报告之日。
合理竣工日期为:2013年9月18日。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第二部分通用条款”的32.8条之规定:“工程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未通过的,发包人不得使用。发包人强行使用时,由此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其他问题,由发包人承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的《施工合同司法解释》(法释[2004] 14号)第13条:“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主张权利的,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应当在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对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质量承担民事责任。”
也就是说,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擅自使用视为验收合格。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第二部分通用条款”的13.2.2条中规定:“(5)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发包人擅自使用的,应在转移占有工程后7d内向承包人颁发工程接收证书;发包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颁发工程接收证书的,自转移占有后第15天起视为已颁发工程接收证书。”
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于2013年9月18日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将工程竣工验收时间推迟到11月18日进行,已超过15d时限,视为竣工验收已通过,故合理竣工日期为提交工程验收报告的日期,即2013年9月18日。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某铁路桥梁工程构造如下:桥墩基础采用直径为1.5m,桩长25~30m的钻孔桩,低桩承台;桥梁下部结构为一般墩台。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为黏土、砂性土。其中靠岸桥墩桩基中有6个桩孔没有地下水。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况: 1.承包人配置的桩基成孔设备有冲击钻和正循环钻机。拟将靠岸桥墩桩基的6个无地下水的桩基成孔任务分包给某包工队,采用人工挖孔方式。 2.采用竖向导管灌注某桩水下混凝土过程中,由于突降大雨,施工人员为避雨对该桩稍作防雨处理后即离开,灌注混凝土时间中断约1 小时,雨停后继续灌注施工。另外,为控制施工成本,工程部规定灌注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同,不得超出。 3.在钻孔过程中,发现某桩孔在设计桩底位置有一岩溶孔洞(设计图纸中的土质勘测资料不符)。该桥的工程技术主管指示现场施工员应继续钻孔至岩溶孔洞洞底,将孔洞中桩周围的空}同用砂黏土填充,最后的实际桩长超过设计桩长10m。 4.该桥梁一侧桥台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现在施工图纸中该桥台胸墙结构尺寸标注错误,如继续照图施工可能导致将来吊装此边孔梁时位置不足。由于工期紧张,施工单位自行将桥台胸墙边缘位置调整,然后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 5.施工中所用水泥和钢材由建设单位组织供应,项目部管理人员认为可以放心使用,不必再按批次进行进场质量检验。驻地监理工程师在抽检某批水泥时发现该批水泥安定性指标不合格。项目经理说:实在不行,可将该批水泥降级使用。 问题: 1.应采用何种成孔设备,并说明理由。 2.灌注桩基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 3.对于背景3中所提到的钻孔遇到岩溶孔洞的处理方案和管理工作程序是否正确?为什么? 4.施工单位自行调整胸墙边缘位置的管理工作程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如何处理。 5.对于建设单位组织供应的材料,可否省去按批次进行质量复验的程序?为什么?安定性指标不合格的水泥能否在工地降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