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什么叫负债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没有必要完全依赖资产来保证流动性,即在需要流动性的时候,不必一定要出售资产,完全可以借助于负债管理的办法,通过主动出售对自身的债权来筹集资金。因此,资金来源不再是既定的,它可以随资产运用的需要而随时进行调整。这种理论强调,只要资产收益大于负债成本,就应该主动负债,以获取利差收入。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商业银行普遍开始重视负债管理,从而使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负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银行资金的灵活性,导致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某些变化。例如,支票存款在商业银行负债中的重要性显著下降,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和借款的重要性则大大上升。与此同时,资金来源的灵活性又使银行可以把更大比例的资产投放到收益较高的资产上去,因此贷款在商业银行总资产中的比例也显著上升。但是负债管理在增加银行盈利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因为银行过分依赖借款来增加放贷或满足流动性需要,就可能使短期借入、长期贷出的现象更加 严重,加大资产和负债的不对称,从而陷入资金周转不灵。因此,银行必须密切关注一些基本指标,如贷款-存款比率、流动资产比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