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运用“企业文化评价”的相关知识,对照分析案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紧急通知,在全国展开对含有苏丹红食品的抽查行动。当天H公司等涉嫌企业发表声明,声称在中国的产品没有受到影响。然而到了3月4日,北京首先检出H公司某品牌辣椒酱含有“苏丹红一号”,次日广州又检出大批H公司涉嫌食品,此时H公司迅速展开产品召回行动,但其以邮寄回收至总部的手续相当繁琐。
H公司自1980年代在中国成立营养科学研究所以来,不断宣扬其企业文化,做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营养、健康、科学、美味的形象。但H公司在中国的“苏丹红事件”中的表现为何如此低调?这不仅让媒体和消费者不满,也让许多一向视这些公司为管理楷模的研究人员颇为不解。
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和企业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在某些企业文化研究者看来,这些企业的价值观尽管完成了漂亮的起飞阶段,但没有完美落地。所谓价值观的落地,就是企业文化的价值观通过一系列手段内化为企业的行为和习惯,形成一种特定的氛围,即使不必通过规章制度也同样约束员工的行为。H公司对于苏丹红事件所做出的反应与他们所宣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是不一致的,可见他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没有实现完美落地。在公关传播中,品牌的塑造是通过美誉度与知名度所构成的坐标达成的。当某一品牌已具备很高的知名度,其美誉度的维护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企业文化价值观没有落地,在风云难测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知名度越高,越容易身败名裂。

案例中的企业在处理“苏丹红事件”中的做法给企业文化带来哪些损害?

【参考答案】

从企业文化优劣的内容标准看,H公司等企业在处理“苏丹红事件”的做法使其企业文化受到了损害。
第一,效率性。苏丹红事件中,H公司等企业反应被动,缺乏坦诚,损害了品牌形象,这必然打击企业的经济效率。
第二,道德性。H公司等企业在苏丹红事件中的低调和模糊态度,让公众和研究者质疑其企业文化的真实性。这违背了优质企业文化的道德性标准。
第三,公益性。H公司等企业在涉及食品安全的重大公益问题上,先是掩盖存在问题产品,出现问题后相关反应缺乏诚意,违背了优质企业文化的公益性标准。
第四,创新性。优质企业文化应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积极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而不明墨守成规,反应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