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答案】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很多功能和事物矛盾都集中在政府身上,政府直接面对社会,直接从事大量的具体微观的管理活动,其弊端显而易见:
①由于政府直接管理社会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事务的不断增加,政府的负担会越来越重。而当社会事务管理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就不得不进行新的权力划分,增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编制,这样就形成了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恶性膨胀。
②“企业办社会”、“机关办社会”使社会的自制能力、自律水平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抑制了社会的自我发展,即政府的统治功能越强,社会的自治功能就越弱。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改变政府的管理范围、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从而切实实现政社分开,把过去属于政府的部分权力转移给社会。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就是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好社会的公共事务,改变计划经济之下由政府包揽一切的状况。为此,要求政府的社会管理实现三大转变:
①在管理范围上,改变原来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
②在管理模式上,从“大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
③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以行政方法为主转变为间接的以法律方法为主。
为了实现这三大转变,政府必须培养社会的自治能力,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为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生存空间,减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办理有关中介事务;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确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