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贯,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夫名山人而心商费,既已可鄙矣,乃反掩抽丰而显嵩少,谓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请回答。 这段文字出自哪位作者的哪篇作品?从这段文字看来,作者为什么那鄙视“山人”?
【参考答案】
(1)李贽,《又与焦弱侯》。
(2)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以谋利为目的,已属可鄙。掩盖真实面目,假装高雅,欺世盗名,更加可鄙。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分析《长生殿·惊变》曲文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问答题
论述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括号中的词语。 ①口谈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