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有一位女士叫塞尔玛,她随丈夫去从军。没想到,部队驻扎的地方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子,她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不通,当地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是华氏125度。更糟糕的是,后来她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没办法,她只好写信给父母。
好不容易盼来了回信,上面只有三行字:“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塞尔玛反复看,反复琢磨,终于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原来父母是希望她不要总是消极地看问题.
于是,她开始主动和那些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结果使她十分惊喜。因为她发现他们都十分好客、热情;她又开始研究沙漠里的仙人掌,并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这时她惊奇地发现那些仙人掌千姿百态,使人沉醉着迷;她欣赏沙漠的落日,感受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经过这样的改变,塞尔玛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变得使她每天都仿佛沐浴在春光里。
这是为什么呢?沙漠还是原来的沙漠,铁皮房还是那个铁皮房,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也都没有改变,因为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所以她习惯选择积极的一面去看。后来,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本书叫《快乐的城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芒
同样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我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却会说:“我只剩下半杯水了。”正如塞尔玛女士一样。同样一片天地,却产生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你无法改变过去,但你可以把握将来;你无法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精彩。教师看待学生,也必须用积极的心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需要教师学会称赞学生。赏识是教师心胸豁达的表现,也是教师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不懂赏识、不愿赏识,教师对学生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于是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便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所以,赏识是对孩子说:“你做得很好,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需要教师学会微笑。微笑是一个表情,一种神态,一种含意深远的身体语言,微笑是在对学生说:“你好,我喜欢你,你今天做得很棒。”微笑可以鼓励学生,增添学生的信心,可以融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当然,这种微笑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正如英国谚语所说:“一副好的面孔就是一封介绍信。”教师的一个微笑.可以让学生感到无尽的亲切与温暖;如果教师想要与学生相处融洽,想要建立积极的心态,那就请每位教师去尝试微笑。尝试去体验微笑的强大力量。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从“当代雷锋”郭明义、“航空英模”罗阳,以及最美教师等无数雷锋式的先进人物,我们看到奉献精神从未消失,奉献精神在他们身上持续闪烁着光芒,让奉献精神薪火相传更是每位教师的使命。教师常常被比喻为桑树,在绿色的世界中它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树,因此,常常被人忘记。这正是桑树的可贵品格。它想的是让别人生活得美好,而不是为了夸耀自己。教师,也正是这样。在当今人才辈出的社会里,教师常常被人忽略,可是,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栽培,那些“天才”即使是“心比比干多三窍,也不能成为人才!”
卢梭曾说:“感谢生活给我的一切不幸。”作为教师,拥有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需要教师学会称赞学生,学会微笑,有奉献精神。如果,每位教师都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对每一件事都充满希望和梦想,那么,我们会看到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未来!
【解析】
材料给我们的启示:遇事要有积极的心态,积极地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积极和消极。无数个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积极的选择可以帮助人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帮助人克服焦虑和烦恼,有助于调整心态。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健康成长。文章采取引言式开头,接着由此及彼,说到教师必须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三个分论点是策论式。强调教师怎样培养良好的心态,分别从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需要教师学会称赞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需要教师学会微笑、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进行论述,结尾又是引言式来收束全文,最后以一个对未来的呼吁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答案解析 ↓↓↓)